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占青年人猝死率的40%!这是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然而,长期以来,医学界对此显得无奈。
近日,南京市举重队的一位女运动员却惊喜地告诉队友,笼罩她两年的死亡阴影已被驱除,南京市第一医院使她重获新生。这位年仅17岁的姑娘两年前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其心室间隔厚度达32毫米,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静息时高达76毫米汞柱,被确诊为肥厚性心肌病,采用多种方法治疗不见效。经南京市第一医院用经皮冠状动脉化学消蚀术治疗,一个月后,心室间隔厚度降为18毫米,左心室流出道的压力阶差降至16毫米汞柱,胸闷、胸痛症状完全消失。记者听说这件事后,专程前往进行了采访。
在南京市心内科导管室,记者见到了正准备给患者作手术的副主任医师、室主任陈绍良。他告知,经皮冠状动脉化学消蚀术是两年前刚在国外兴起的一种心脏介入疗法。其治疗原理是通过将心肌肥厚部位的血管进行闭塞,导致缺血发生梗阻、坏死,从而使病理的心肌厚度消退,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以达到治疗目的。据国外两年来的随访,总有效率达95%以上,猝死率显著下降。为使记者对消蚀术有点直观印象,陈主任请记者观看了手术。
在X线的指示下,陈主任敏捷地将一金属针穿入患者的股动脉,再将一短钢丝送进股动脉,沿该钢丝留置一动脉鞘,通过动脉鞘将一特定的导引导管固定在左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通过该导引导管将一导丝送入心脏左前降支第一间隔内,沿此导丝用一普通的PTCA球囊将间隔堵塞,再经球囊导管注入无水酒精,每次1~1.5毫升,待间隔完全消失后,将导管轻轻拔出,手术结束。整个过程仅40分钟。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已成功用该术治疗了9位病人,术后患者的胸闷、胸痛症状均消失,全部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实习编辑:吴伟棋)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二级 门诊部 公立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沙地塘8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临汾市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龙门街6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罗山县北街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杂多县萨呼塘
三级 专科医院 民营
泉州市展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