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高血压患者谨防心衰

  血压升高是心衰重要的危险因子

  据上海1980年、1990年、2000年对2178例住院心衰患者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国心衰患者的发病年龄与原发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年内,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由51。5岁上升至68。8岁,由风湿性心脏病发展而致的心衰所占的比率由46。8%降至8。9%,由高血压冠心病导致的比率由 33。1%升至69。6%。这表明在我国,高血压、冠心病已成为心衰的主要病因,与发达国家情况类似。为此,积极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对降低心衰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证实,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比无高血压病史者高6倍!若能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下来,并持之以恒达到目标水平(一般患者≤140/90毫米汞柱,患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者≤130/80毫米汞柱),则可减少50%的心衰患者!由此可见,防治高血压不仅可显著降低中风、冠心病、慢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对防治和减少心衰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高血压为什么会引起心衰

  人的血压升高,左心室射血阻力必然会增加。换言之,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收缩时,左心室把血液泵到主动脉比血压正常者所受到的压力高、阻力大,需要花更大力气。这样,在长期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左心室就会逐渐肥大。这就像举重运动员那样,经常举重物,四肢肌肉就发达。心室肥大表明心脏已经受到损害,是心衰的重要危险因素。

  日积月累之后,肥大的心肌不仅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而且可引起左心室壁僵硬度增加,严重影响左心室的舒张功能。与此同时,高血压本身也可加重血管硬化、狭窄,加上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更可加重冠状动脉狭窄,使心肌缺血缺氧更为明显,面对肥大心肌需求的增加,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必然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心衰分期,尽早防治

  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甚至在血压尚未明显升高之前,心血管可能已经受损。为此,最近美国对心衰重新进行分期,更加强调预防为主,从源头上控制心衰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心衰发生。

  A期有明确的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者,例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而无左心室功能受损、心肌肥厚及各房室几何构型改变者。

  B期无心衰症状但有左心室肥厚、功能受损证据者。

  C期现在或过去曾有过心衰症状,且有器质性心脏疾病(如冠心病)者。

  D期症状反复发作的严重心衰者。

  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即使目前一点心力衰竭症状都没有,按美国心衰分期,至少已经属于A期;若已引起左心室肥厚,则已属B期心衰了!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防范于未然,尽早治疗,尽量把血压降到目标水平。若等到出现严重心力衰竭后再来治疗,则为时已晚。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任子宇)

2007-12-26 09:38:00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