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预防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高血压的预防保健

5个指标提示高血压 生活干预效果好

举报/反馈
2012-04-25 01:50:0039健康网

  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不过,再狡猾的敌人也会露出马脚,头痛耳鸣这些小细节很可能就是身体在报警。掌握这些危险信号,及时监测血压有助于病情控制。专家提示,在监控高血压的情况下,改善不良生活作息,采用良好的生活干预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效果好。

  高血压的五大危险信号

  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出现最多的症状。可能的原因:血压降得太低或长期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血压波动会造成血管抑制性头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高血压可以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进而对脑组织形成冲击和振荡,引起头晕。

5个指标提示高血压 生活干预效果好

  失眠持续升高的血压可导致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出现功能失调,从而间接引起入睡困难、易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等失眠症状。血压升高,自主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也会导致入睡困难。

  耳鸣。高血压可以导致内耳动脉硬化和痉挛,因供血不足使听觉神经功能发生退化。高血压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耳朵里会出现断断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就像水车来回转那样低沉的声音。它的特点是双耳耳鸣多为间断性的,持续时间较长。

  头疼。高血压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血压过高时,内脏及四肢小动脉显著收缩,因脑部血管收缩力差,于是流入脑部的血液就相应增多,引起动脉充血、扩张,产生头疼,甚至有时引发恶心呕吐,多因血压突然升高使头部血管反射性强烈收缩所致,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肢体麻木。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全身小动脉出现痉挛,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出现四肢发麻,特别是长期患高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时,症状更明显。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专家介绍,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重、头痛、乏力和失眠多梦等。一般来说,18岁以上的正常血压人,建议每两年测一次血压。35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测量一次血压。易患高血压的人群,建议每3至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正常血压是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正常高值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如果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则称之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生活干预法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这些措施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成人每人每日食盐逐步减少到<6克;适量体育运动,以步行、快走、慢跑、游泳和太极等中等量运动为宜,坚持每周活动3至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注意三餐营养,食用水果、蔬菜、坚果、豆类、谷类,食用适量鱼类、肉类、鸡鸭类,食用油以菜子油和橄榄油为主,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控制体重,减少总食物摄入量,肥胖者减轻体重,半年减重3至5公斤;限制饮酒,每日饮白酒不超过1两;彻底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

  通过以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血压下降2-20mmHg左右,部分早期和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免受长期服药之苦。而对于血压水平明显升高,生活方式干预不能完全控制血压的病友,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常常能得到理想效果。总原则是,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降压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到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4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责任编辑:韩晶)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