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资讯

危险因素负担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终身风险

举报/反馈
2012-01-30 10:39:00新浪x微博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的Jarett D. Berry博士及其同事报告,根据对18项研究、超过257,000名成人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55岁时具有最佳心血管风险特征的人,在80岁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远低于有≥2项主要危险因素者,罹患致死性冠心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终身风险也更低。这项研究在1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N. Engl. J. Med. 2012;366:321-9)。

  这项Meta分析的受试者均在45、55、65和75岁时接受了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依据血压、血脂水平、吸烟状态和糖尿病状态将受试者归入5个互不重叠的风险级别。仅有5%的受试者具有最佳风险特征,约2/3的受试者属于极高危组和高危组。

  结果显示,55岁时不吸烟、无糖尿病、总胆固醇水平低于80 mg/dl、血压低于120/80 mmHg的受试者,在80岁之前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死亡的风险,男性与女性分别为4.7%和6.4%。而在具有至少2项主要危险因素的55岁受试者中,男、女性在80岁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为30%和21%。

  具有最佳心血管风险特征的男、女性,发生致死性冠心病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分别为3.6%和<1%,而具有至少2项主要危险因素的男、女性的风险分别为37.5%和18.3%。前者发生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分别为2.3%和5.3%,后者分别为8.3%和10.7%。其他年龄时的心血管风险特征也与上述疾病风险具有相似的关系。

  在意料之中的是,较早和较晚出生队列的危险因素负担有显著差异。例如,1920年以前出生的男性在55岁时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吸烟率较低、平均总胆固醇和收缩压较低。黑人的危险因素负担显著高于白人。

  研究者称,与更常用的10年累计风险估算方法相比,这种描述心血管疾病终身风险的方法可更全面地评估一般人群总体疾病负担。哈特福德医院心内科主任Paul D. Thompson博士支持这种方法,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同行对10年风险估算并不满意,“没有人只想活10年”,短期风险较低的美国成人多数实际上具有较高的终身风险。

  研究者认为,上述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传统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终身风险的影响”。虽然过去40年间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这些危险因素对不同年代出生者的影响却相当一致。研究者总结称,决定长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不是种族和出生年代,而是是否存在传统危险因素。这一结果对临床预防疾病和公共卫生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首先,未治疗的危险因素在不同年代的影响非常一致。因此,基于目前或预计危险因素水平估算终身风险,可能在估计未来一般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方面有重要价值。其次,要想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可能更需要预防危险因素的产生(初始预防),而不是单纯依赖对已存在危险因素的治疗(一级预防)。

  此,上述结果与既往观察结果一致,即一般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下降反映了危险因素流行率的改变而不是单纯治疗的效果。“例如,美国1980~20000年期间冠心病死亡率的下降,44.3%归因于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24.2%)和收缩压(20.1%)的改变。而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的临床治疗的作用则更弱,冠心病死亡率的下降仅分别有4.9%和7.0%归因于他汀类治疗和降压治疗。”

  Thompson博士也强调,虽然初始预防的概念十分诱人,但这与持续关注一级预防并不矛盾。而且,虽然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小,但考虑到心脏病患者数量极其巨大,治疗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林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