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病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疾病病理

逾九成猝死系心脏原因引起

举报/反馈
2011-08-12 06:22:00新民网健康频道

  今年7月2日,凤凰网前总编辑、IT界精英吴征在游泳时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39岁。此前,37岁的腾讯女性频道主编于石泓,59岁的北京江民科技创始人王江民,艺术家高秀敏、马季、侯耀文、古月等也都是心脏性猝死的受害者。专家强调指出:“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直接导致了心脏性猝死频发。而下正处夏秋之交,炎热高温的天气不利于休息,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心梗和心衰患者最常见

  专家介绍说,所谓猝死,是指以意识丧失为先导的意外性自然死亡,多发生在症状出现1小时内。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猝死占90%以上。其发病非常快速,之前24小时没有预兆,具有不可预测性。在美国,每年有45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平均每80秒就有1例。而在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有55万人。

  大多数猝死发生在心脏病患者中,其中80%为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心梗和心衰的患者。究其直接致死原因,88%为致命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肌抽搐,心室法有效泵出血液到动脉和外周循环系统,造成身体缺,除非给予电击治疗使它恢复为窦性心律,否则几秒钟内患者就会失去知觉,数分钟内死亡。

  已有的统计显示,有过心梗的患者猝死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4-6倍,75%的心脏性猝死患者都有心肌梗死的病史。除此之外,猝死可由其他心脏原因引起,包括心肌病心肌炎、离子通道疾病等。此外,心衰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更是比常人高6-9倍。

  发生猝死一般都有基础疾病在先,在此基础上的诱发因素包括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吸烟酗酒、熬夜、暴饮暴食等。诸多青壮年被心脏性猝死“击垮”,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喝酒、抽烟、熬夜、高盐高脂食、缺乏锻炼等。在这种生活方式下,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而不自知,这些疾病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恰恰是孕育冠心病的温床。

  专家分析说,由于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明显的心绞痛等症状,再加上年轻人大多不重视身体,因此这一“定时炸弹”不容易被发现。若遇到压力、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就会造成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导致心肌缺血而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心室颤动),导致猝死。即使没有冠状动脉硬化,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不能及时释放压力,不能有效节制情绪变化,易大喜大怒大悲,同样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脏性猝死

  抢救黄金时间仅为7-10分钟

  “发生猝死的有效营救时间非常短暂,仅为7-10分钟。然而,八成心脏骤停发生时旁人在场,即便被发现,也很难在7-10分钟内给予有效治疗。即使在紧急救护系统非常完善、可早期给予除颤治疗的地区,如美国,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仍很低,仅为5%,我国不到1%。”专家介绍说,由于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是由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跳骤停引起的,因此一旦发生心脏性猝死,电除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专家强调说,在国外,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均备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并对民众进除颤方法的培训。但体外除颤仪体积大而笨重,因此对于高危患者,最好的预防和治疗办法就是植入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它能在几秒钟内识别病人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并自动放电除颤,帮助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减少猝死的发生。

  现下,很少有高危患者的家属主动接受心复苏的培训,为抢救争取时间赢得机会。专家建议,一旦出现疑似症状,首先应在患者心前区捶击,并不间断地进心外按压,直至病人醒来或专业人员到达,送到医院急救。

(责任编辑:林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