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的最常见类型。近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对冠心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是由于年老体衰,脏腑功能虚损,阴阳气血失调,加之七情六淫的影响,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致病。毛氏认为冠心病是由脾肾阳虚,心气不足,脾失温煦,痰浊凝聚所致。刘氏认为肺气虚时,心气无力,血运不畅,瘀阻不通则心痛。陆氏认为心绞痛主要由于肝气郁滞,痰浊中阻,寒凝血滞,心脉瘀阻所致。赵氏认为始末无不与瘀密切相关。
现代研究表明 平素喜食膏粱厚味者,血浆脂蛋白量高于正常人 七情因素中&ldquo a&rdquo 型行为者冠心病的发病机会是&ldquo b&rdquo 型行为者两倍,其主要原因是&ldquo a&rdquo 型行为者的血粘度与血小板聚集增高 高脂血症,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异常心功能受损和微循环障碍又是引起气滞血瘀,痰浊阻滞的病理生理基础。
2 辨证客观化的研究
周氏研究表明心虚为证有不同程度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程氏认为心气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低下,其中左室舒张性能舒张时间振幅参数更为敏感。喻氏认为血浆心钠素活性物质(iranp)可作为心气虚证的客观指标。黄氏认为血液流变学中全血比粘度可做为诊断气滞血瘀证的重要参考指标。贾氏认为血小板膜糖蛋白 (gpib)增加是冠心病血瘀证较特异的辨证指标。过氏认为冠心病患者栓素b2(txb2),&beta -血小板球蛋白(&beta tg),血小板第4因子(pf4)显著增高,6-酮-前列腺素(6-kctu-pgf12)降低。血瘀证与气证(气虚血滞为主)比较,血瘀证以txb2增高为主,&beta tg、pf4值增高,蛋白c抗原(pc ag)降低 气证以6-kctu-pgf12低为主,&beta tg、pf4增高没有血瘀证明显,pc ag代偿性增高。陈氏认为冠心病偏实组与偏虚组et增高,且偏实组较偏虚组增高明显。何氏认为心绞痛本虚与细胞免疫低下尤其是ts和th细胞失衡关系密切,而其标实则与体液免疫亢进相关。前者可能是冠心病免疫机制的核心,因而在治疗中须着重扶正固本以增强细胞免疫,恢复ts和th的平衡。后者可能是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继发环节,故在治疗中须兼顾祛邪,以抑制体液免疫的亢进,抑制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并加速它们的清除。
研究表明自由基产生过多和(或)清除能力下降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生化机制,尤其是冠心病缺血-再灌注损伤。方式认为细胞聚集性增强和血浆粘滞性增高是冠心病痰证的主要理化基础。丘氏认为血瘀证具有血液粘滞性增高的病理特性。陈氏认为阴虚患者多以交感神经偏亢为主,阳虚患者多以迷走神经功能升高为主。
3 冠心病的治疗
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中药治疗强调以补为通,补中寓通,通补兼施,着眼于整体功能的调节,达到气盈血行,血脉通利。补中寓通的治法,主要有益气活血,温阳活血,益气养阴活血,养血活血等。
益气活血是近年来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益气活血较单纯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疗效持久、稳定。张氏对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补阳还五汤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载脂蛋白b100(ap0b100)水平及lpo/sod, ap0b100/ap0a比值均明显降低,而血清sod、apoa,水平明显升高,补阳还五汤组缓解心绞痛效果与对照组相似,但心电改善优于对照组。蒋氏气血冲剂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对照组25例予复方丹参片,3片/次,1/日口服,结果二组有效率为90%,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徐氏对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有效率为94.49%,明显优于对照组78%,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1.05%.明显优于对照组47.33%。
温阳活血法主要适用于阳气虚衰,阴寒凝滞型冠心病。刘氏用益气温阳活血中药麝香心脑乐治疗345例冠心病临床观察,缓解心绞痛有效率为 88.1%,改善心电图缺血总有效率为72.9%。郭氏用芳香温通散剂治疗阴寒凝滞型,取效迅速。
养血活血祛痰法主要用于痰浊壅盛型冠心病的治疗。李氏以黄芪、海藻、贝母等制成冲剂,并以复方丹参片作为对照组,结果心绞痛显效率分别为57.5%和16.67%,心电图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房氏提出凡长期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不效者.应考虑&ldquo 瘀&rdquo 是由&ldquo 痰&rdquo 所致,应从痰论治,自拟&ldquo 通冠汤&rdquo 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
益气养阴法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王氏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通冠生脉饮治疗冠心病,结果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王氏用生脉温胆汤治疗235例冠心病,总有效率为84%。
中医治疗冠心病优势在于调节人体的整体功能,注重气血的关系,改善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掌握通与补,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不仅着眼于心脏的局部治疗,而且考虑到整体的改善,因此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责任编辑:简丽妍 实习编辑:张曼)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红荔路3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广州市恒福路94号(淘金大厦首层)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常州市钟鼓楼区北直街119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施甸县甸阳西路街道办事处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清忠路东段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仙桃市沔阳大道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