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又称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约占40%。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次之,占20%至30%。多在冬春两季发病,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并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风心病的早期可以无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乏力、心慌气短、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吐泡沫样痰现象,或见咯血、胸痛、吞咽困难、口唇深红、两颧紫红色。到了晚期则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烧、下肢肿胀、腹水、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心功能衰竭甚至心脏骤停、猝死。
一般来说,风心病早期发现,及时规范地进行药物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避免反复发作而导致心脏瓣膜的损害和心功能的损害。此时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相应症状进行抗风湿、强心、利尿等内科保守治疗。其主要作用就像赶马车,可以起到加鞭以增强心脏功能或减轻心脏负担的功效。
但是,一旦出现心脏扩大、房颤、明显心功能不全等符合手术治疗的症状时,患者就应该及时手术。否则病情到了失代偿的临界点就不能做手术了。
很多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尽管病情已经发展到了需要手术的程度,但是患者由于惧怕心理,希望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迟迟下不了手术的决心,这是非常危险的。拖延手术的后果,极有可能导致猝死。
因此,风心病发展到需要手术的程度时,千万不能迟疑。通过手术置换人造心脏瓣膜,如同在心脏上安装了“人工阀门”,在改善血流和心肺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张灿城)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区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一门诊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