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规治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高血压常规治疗

血压控制好 全身器官不遭罪

举报/反馈
2011-01-06 05:52:0039健康网社区

  持续血压升高就像打开了机关枪的保险栓,危险的子弹随时会射向人体的几大重要器官——心、脑、肾和。有研究显示,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患病时间长,5—10年后就可能出现心、脑、肾损害和其他并发症。本报与几大科室专家共同呼吁,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定期测量血压,还应该关注上述器官的健康状况,做好相关检查。

  心

  病史过5年

  每年查心脏

  案例:沈女士患高血压十年。这段时间,她总感觉胸闷气短乏力等,尤其是活动后更明显。她曾听医生说,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病,于是担心“自己不会是心脏出了问题吧?”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为民教授分析:高血压治疗需要终身服药,很多人今天血压升高就吃药,明天血压下来就停药,病情控制很不理想。后果是血压不好,心脏受累。

  心脏收缩时,需要克服来自动脉血管内的压力。高血压患者的整个体循环都处于高压力、高负荷状态,要想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心脏就必须顶着高压更加“卖力”地工作。长此以往,左心室会逐渐肥厚,其正常结构、功能都会受影响。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血管,使之加速发生粥样硬化。在上述情况的联合作用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情况都可能出现。

  因此,高血压病史超过5年,或合并糖尿病者,都应定期进心脏检查。建议每年做一次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前者可以反映心脏有没有缺血的表现;后者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明显,同时经常有心悸等表现时,都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脑

  血压高一点

  中风增五成

  案例:今年42岁的钱先生,患高血压已有年头了,血压时高时低。最近,他常感觉左半身麻,使不上劲儿,走路久了会头晕,还经常无缘无故头痛。没等他抽出时间去检查,就突发脑出血被送进医院。医生说,罪魁祸首就是那时高时低的血压。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李舜伟教授分析: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脑动脉会严重受损,尤其是小动脉会出现动脉瘤。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小动脉瘤会突然破裂,导致脑出血;而血压急剧降低时,由于血流速度变慢,血液中血小板聚集,会导致脑血管栓塞。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血压控制不稳、时高时低的患者,极易发生脑出血、脑血栓等。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就会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毫米汞柱,相对危险则增加46%。

  高血压患者如果还没有得过脑血管病,必须重视一级预防。若没有相关症状和体征,如肢体麻木、力量减弱等问题,建议做一次头颅的磁共振检查。这项检查的花费较高,患者可以量力而行,不过它可以及早发现微小的病灶;若是日后发生了脑血管病,还能将病后的检查结果与病前的进行对比,看出问题所在,有利于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

  还要提醒的是,防控脑血管病,正确、安全地使用降压药也很关键。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关注平滑指数,即服药后,血压下降得是否平稳;二是观察晨峰血压,即在早晨6点到10点,血压会不会突然上升。如果控制满意,就能有效控制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

  肾

  控制不满意

  半年验次尿

  案例:一位53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因恶心呕吐少尿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肾功能的血尿素和肌酐都异常增高,双肾已经萎缩,可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实,他患高血压多年,但从没查过肾功能,也没看过肾内科,错过了早发现、早治疗的黄金期。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卢方平分析:在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出现肾脏损害的情况相当普遍,而肾脏一旦有病,也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血压长期控制不好,会造成肾脏小环境缓慢改变、肾功能减退。有数据显示,患高血压5—10年后,可能出现轻至中度肾动脉硬化,继而导致肾脏缺血、萎缩,甚至造成肾衰竭等。在这段时间内,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肾病症状,只能通过微量白蛋白尿等检测指标,才能看出异常。

  因此,血压控制不太好的患者,应该将肾功能检测作为常规项目之一。尤其是患病三五年后,每半年到一年,要定期做尿常规,检测微量白蛋白。若已经出现肾功能下降,特别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分钟,应尽快治疗。

  眼

  血压波动大

  3月看眼底

  案例:62岁的老王最近看东西有点模糊。去医院复查血压时,医生给他查了眼底。结果发现,高血压引起了眼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夏群分析: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造成眼底视网膜上的小动脉硬化,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渗出、水肿,以至于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临床发现,这类患者可能最初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直到出现眼底病变,因出血和黄斑水肿影响视力了,才到眼科就诊。出血严重者,如有中央静脉阻塞,可引起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导致视力丧失,甚至需要摘除眼球。因此,要预防高血压眼病,除了严格控制好血压、血脂外,还应督促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一般,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若没有眼部症状,一年查一次眼底即可。若近期血压波动大,应3个月到半年查一次。如果已经发现病变,且伴有出血,应半个月到一个月酌情复诊。没有症状的患者,只需查眼底、看看有无出血。如果已经有了出血、黄斑水肿,就要进一步作荧光造影等检查。

  降压不能一刀切

  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血压水平并非一刀切,更不是越低越好。

  年轻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如果患者能够耐受,120—130/70—80毫米汞柱可能是最适合的范围。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压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但舒张压不宜低于60毫米汞柱。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者,血压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以下;显著蛋白尿患者,血压应降低至125/75毫米汞柱以下。

  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单纯收缩压升高的患者,应该将收缩压控制到150毫米汞柱以下,但注意舒张压不宜低于60毫米汞柱。

(实习编辑:李杏)

李为民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