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基础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冠心病基础知识

心脏病人度“秋”需谨慎

举报/反馈
2010-10-25 05:45:0039健康网社区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早晨和夜间气温明显下降,凉意更浓,这个季节亦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记者近日从市中心区多家医院了解到,到医院前来就诊的心脏病患者较前期明显增多。

  据市医院的张医生介绍,秋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气温、气流、气压等变化较为剧烈,早晚温差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受到上述不良刺激,容易兴奋交感神经,收缩全身的小血管,致使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加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旧疾复发或加重病情,因此要比往常更注意保养。具体而言,秋季护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严防感冒

  秋季温差变化较大,人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等,部通气功能受到影响易使心肌缺氧而导致冠心病加重。另外,肺炎还可引发心力衰竭,导致心肺功能不全危及生命。因此,在秋季,心血管患者首先要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一方面要对自己所患疾病有充分的认识,避免思想上的轻“敌”;另一方面,要重视和了解天气情况,及时收听气象预报,在天气突然变化时,要注意保暖;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避免到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长时间活动。注意环境

  室温过高、过冷,或噪音过大,会使心率增快而加重心脏负担。温度过高及气压过低,可造成胸闷加剧、呼吸困难

  须注意,环境要安静、清洁;室温要适度,注意通风、凉爽,空气清新。合理

  进入秋季,不少市民便开始进行大补。医生提醒,高脂高糖饮食、大量饮酒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容易诱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对于部分冠心病高危人群,应该特别强调三餐切忌过饱,应注意饮食清淡,防止过度疲劳,并保持心情开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冠心病突发的可能。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风“贴秋膘”,饮食还应坚持以清淡为主,尽量别吃辛辣、高盐食物,避免三餐过饱。秋季防心脏病宜每日吃核桃。核桃仁具有丰富的营养,对人有强肾补脑、健体长寿之功。医学专家发现,一个人如果每天吃3个核桃,约30克,可预防心脏病,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10%。核桃中所含有的丰富油脂,70%是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使胆固醇排出体外,体内多余的胆固醇不易被吸收的作用。因此,秋季宜每天吃3个核桃,能使胆固醇数值降低5%,有效地预防心脏病。

  秋季预防动脉硬化宜吃柿子。据一国际研究小组指出,中国的特产柿子,秋季食用可预防心脏血管硬化,是有益于心脏健康的水果。领导这项研究的专家说,在秋季日常生活中,每天吃一个大小约100克重的柿子,就足以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突发及中风。如果对照柿子和苹果的营养成分,柿子的纤维含量比苹果多一倍;石炭酸(一种抗化剂)、、铁、锰等矿物质成分比苹果高得多,而这些都是预防动脉硬化的要素。适度锻炼

  适度锻炼可避免便秘、坠积性肺炎及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活动量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度,要持之以恒。天凉防中风,晨练宜改晚练。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有“闻鸡起舞”的晨练习惯,但有关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时间多在早晨,有2/3患者是在早晨6——8时发病猝死,进入秋冬季节早晚温差比较大,建议这类患者最好把晨练改成晚练。讲究休息

  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但长时间平卧会加重肺淤血,容易造成呼吸因难。最佳体位是半卧位,头部和胸部都适当垫高。白天可在靠椅上休息,两腿下垂,减少肺於血。早晨醒来以后可继续在床上躺几分钟,然后再缓慢起床。切记不要立即起身,起床时,动作也不要过猛。切忌激动

  情绪激动、紧张烦躁、发怒受惊等,均可使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上升,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注意平时不生气,少看惊险、竞技性比赛等。控制血压

  每到这个季节,天气时凉时热、变化无常,闷热时易引起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天气转凉,皮下及周围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加,也易导致血压增高。长期高血压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尤其男性应保持乐观情绪,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避免酗酒、高盐饮食等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坚持服用降压、降脂或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夏季减少或停止用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秋季在39℃——40℃的温水中洗20——30分钟,血压可比洗澡前降低5——20毫米汞柱。

  另外,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干、口干子干等,这都是“秋燥”的表现。由于天气干燥,呼吸道处于失润状态,局部防御功能相对低下,因此秋季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而许多呼吸系统的感染、过敏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因此,预防这些疾病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特别要提醒的是及时补充水分。记者了解到,最近一个阶段急救车出警的主要对象即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不少病人的病情是清晨突发的。所以,在秋季要注意补水,尤其是清晨,经过一夜的呼出水分,而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老年人的血液本来就比较粘稠,血管不同程度硬化、变细,血流变慢,清晨血压偏低,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早晨起来,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白天多喝淡,对心脏亦有保护作用。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饮水量,以免饮水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用药不注意也是很多心血管患者病情发作的诱因。

  张铁成医生指出,季节交替时,人体内环境也有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从而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高血压患者在秋季尤其应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压情况适当调整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而导致发生心血管疾病。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