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有位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听医生说,可以通过开胸手术治疗,但是,开胸手术技术要求比较高,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需要机体能够耐受。
所以,他们全家就希望孩子能平安长到半岁,以便承受开胸心脏手术。
谁知,孩子因为心脏疾患,身体始终十分虚弱,经常患肺炎。
半年不到,就住了十几次院。
全家人被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弄得精疲力竭,孩子却终因肺炎合并心衰而夭折。
先天性心脏病系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疾病。
我国每年估计出生10万~15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如未经治疗,其中约1/3的患儿在生后1个月因病情严重和复杂畸形而夭折。
存活下来的婴儿会因为心脏病而体弱,造成生长落后,甚至影响智力,严重威胁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也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升学、工作、结婚、生育,给整个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近年来,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心胸外科手术方面,体外循环、低温麻醉下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以及带瓣管道的使用,不仅使大多数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效果大为提高,而且对某些复杂心脏畸形亦能在婴儿期、甚至新生儿期进行手术,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大为改观。
但是,开胸心脏直视手术技术要求高,有时甚至需要多科合作;手术时,多数还需要体外循环;而且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会留下较长的疤痕,不但影响美观,还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障碍。
针对开胸手术治疗所存在的问题,一门新兴的医学——经心导管术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应运而生。
而且在最近几年,有了迅速的发展和进步。
“不开刀”的心脏手术
介入治疗是在X线透视下,利用心导管将器械送到心脏畸形处,对畸形部位进行封堵或球囊扩张治疗,所以被称为“不开刀”的心脏手术。
通常不需要全身麻醉,只需要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
也不需要开刀,只需在患者的大腿根部穿刺股静脉或股动脉,放入血管鞘,再放入导管,就能一并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操作,如关闭动脉导管、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以及应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瓣膜(如肺动脉狭窄)和血管。
在放置导管过程中,有时需要在血管或者心脏内注射造影剂进行心血管造影,以帮助了解疾病的详细情况。
一般医生只要经过正规培训,就可以开展介入治疗,而且通常由小儿心内科医师或心内科医师操作完成,有的还可直接由放射科医师执行。
(实习编辑:李杏)
副主任医师
安庆市立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广东省惠州市杨材镇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37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通化市建设大街新光路八号
三级 综合医院 民营
仓丰路48号
三级 急救中心 公立
淮安市工农路20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