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赵先生今年刚过40岁,是一家公司的销售总监,一直过着“空中飞人”的日子。几个月前他被诊断为高血压,虽然坚持规律服药,血压却控制得不太理想。来医院复查时,赵先生告诉医生:“因为面临部门的业绩考核,最近很焦虑,食欲不好、睡眠不佳,有时还控制不住情绪,容易发火。”
说起高血压的治疗,许多人都头头是道———按时量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坚持限盐饮食等。为何做到这些后,有人血压依然控制得不理想呢?“在各类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冠心病和情绪的关联最显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高血压科主任孙宁玲表示,虽然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导致高血压已被研究证实。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痛苦、愤怒会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即低压),恐惧则通过增加心输出量而使收缩压(即高压)升高。还有,个性也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A型人格的人,因为长期紧张、压抑、忧虑、固执,更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心身疾病”,即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疾病。孙宁玲说,外界及内在的不良刺激,会引起剧烈、长期的应激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导致血压升高。调查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超过七成的人存在不良心理因素,而接受心理干预者几乎为零。
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高血压,一个明显特征是,患者的血压升幅也许不大,但头痛、头晕等症状特别明显。并且,仅靠药物血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许多中年高血压患者,或因为工作压力大,或因为家庭杂务繁重,都面临一定的心理问题。”孙宁玲提醒,这类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关注心理调适,学会释放压力、化解不良情绪。如果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最好去心理科或精神科寻求帮助。
“其实,很多心血管疾病都是心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任黄德嘉表示,“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心血管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去年四川地震期间,出现急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病发作的患者明显高于震前。”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十二病区主任周玉杰说,不少心脏病和脑卒中也都是气出来的、吓出来的,爱生气、爱发牢骚的人爱得心脏病。所以,不急躁、不生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非常重要。
(实习编辑:李杏)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内科
主任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区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兰金四路15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普兰店市建设街20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民营
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15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鹤岗市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行唐县横阳大街1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总院: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分院:上海市上南路1000弄上钢二村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