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思思:很长时间以来在治疗高血压的问题上大家都采用的是西医治疗方法,史教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呢?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怎么样?
史载祥:在中医学里面没有“高血压”这个词,但是由于高血压患者相当一部分都有头晕、乏力、头疼等症状,作为中医学认识的高血压除了人的先天体质因素以外,还与中医学所讲的整体、脏腹、阴阳协调有关。
现在可能大家提到高血压都是西药治疗为主,目前我们切入的主题就是准备把两套医学理论体系的优势项目结合,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思思: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把中医和西医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扬长避短,那两者的优势都体现在哪里呢?
史载祥:优势是这样的,作为高血压治疗的理念,降压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而更重要的在降压的同时要预防靶器官的损害,从而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所谓靶器官是指人体重要的心脏、肾、脑等等器官。所以作为两套医学体系,西药在降低血压方面比较迅速、可靠,但是中药改善症状比较灵活,而且比较理想。再一点,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通过刚才讲的气血、脏腹、阴阳的平衡,这个这些方面调节好的基础上为西药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史载祥:举个比较通俗的例子,比如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因为逐步的适应了“高血压”的状况,头疼在疾病之初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单纯地使用西药的话,反而可能血压迅速下降以后患者不能适应“血压正常”的状况了,于是头疼的症状反而就更明显了。而中药治疗高血压,降低血压缓慢、平衡地,同时症状也就比较可靠、迅速地减除了。
思思:我们都知道西药有很多的副作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这种副作用对我们的危害呢?
史载祥: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所谓“扬长避短”中的“避短”,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从两者不同的理念上、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一个“减副增效”的作用,实现副作用相对减除,治疗效果更佳。关于“减副增效”的作用可以举一个例子。常用的钙拮抗剂最常用的是硝苯地平(心痛定),好多患者长期服用以后往往出现浮肿,这种情况下,西医西药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中医讲的不同人的体质类型进行辩证,进而根据这种症型的中医情况来选择西药。另外出现浮肿以后,可以同时配合一些中药健脾利湿,这些药物跟硝苯地平配合使用,这样可以达到好的效果。
(实习编辑:李杏)
副主任医师
安庆市立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兰州市城关区大沙273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康复前街7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息县东关外80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邵东县两市镇建设北路16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镇淮楼东路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87号(省政府北门斜对面,革命公园以西200米);旁边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