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预防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高血压的预防保健

高血压伴痛风 用药有良招

举报/反馈
2010-05-1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富贵病”,如痛风高血压发生率升高。据估计,国内痛风患者约有1200万,而血中尿酸值过高者约有1.2亿,约占人口的10%。

  又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7%。患者人数已接近1.3亿,每年新增300万以上。在这两种常见病中,约半数痛风患者并发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痛风发病率为12%~20%,而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约占58%。  两病关系如此密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相互影响如同失火,“火借风威。风助火势”,是不争的事实。

  痛风和高血压并存者,如血压得不到很好控制,病情将会发展加重,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不全等。而治疗高血压用药不当,又可能加重痛风。这里简要谈谈高血压伴痛风的患者如何选择用药。

  血尿酸值超过正常,但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称之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如血尿酸在413μmoI/L~472μmol/L(7mg/dl~8mg/dl)时,只要找出基本原因,严格控制饮食就可以了,通常不需要用药。如无效果,再选择药物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时除了注意保暖,饮食以素食为主外,应在症状刚发生时即用药物控制,这类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秋水仙碱可以抑制炎症白细胞聚集,抑制痛风急性发作,一般初次用药后数小时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即消退,可视为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

  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抵消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应用时应注意调整用量。  痛风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治疗目的,主要是使用降尿酸药物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防止急性发作及痛风石形成,减轻肾脏损害。

  为保证降尿酸治疗有效。最好考虑长期使用降尿酸药物,定期复查血尿酸以观察疗效。对病情严重者,甚至需要终身维持治疗。

  但高血压患者治疗用药与此存在矛盾。因为,几乎所有排钾利尿药都有阻止尿酸排泄作用。不少复方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降压0号、寿比山)含噻嗪类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药、速尿、利尿酸等,它们降压效果较好,价格也低,颇受医生和患者欢迎。

  但长期应用会升高血尿酸,诱发或加重痛风。专家认为,高血压伴有痛风者。尽量不要长期应用排钾利尿药物,推荐使用具有保钾利尿作用的螺内酯、氨苯喋啶、特利酸、茚酮利尿酸,这些药物均有降压、降尿酸的双重作用。

  乙酰唑胺还有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出、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常用降血压药物中的心痛定(硝苯地平)和心得安(普萘洛尔),长期服用可致血尿酸升高;而络活喜(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对尿酸影响极为轻微。

  一般来说,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用于痛风只是对症治疗,应尽量不用,或仅短期应用。曾经患有或现在患有严重高血压者应全面分析,权衡利弊,慎重决定是否用药。

  总之,伴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高血压患者,选用控制高血压药物时。应尽量选择不会升高血尿酸或影响较小的药物。需要指出的是。

  各种药物对血尿酸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对尿酸影响不大的药物,应用过程中也应加强监测。

(实习编辑:黄丽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