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今年50岁的谢先生有三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史,曾在多家医院治疗却效果欠佳。近日,他反复出现心慌、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便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就诊。省二医心血管内三科(起搏与电生理)主任、主任医师蒙荣森团队经过精心准备,采用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让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这是该院首次实施此项新技术,目前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医院开展了该项新技术。
多年房颤、心脏变大,心慌气促影响生活
在省二医心血管内三科(起搏与电生理),谢先生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一系列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出现全天心房颤动,左心房明显扩大,心脏功能减退。
蒙荣森主任医师介绍,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在老年群体中尤为常见,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目前,射频消融(即隔离双肺静脉前庭电位)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然而,持续性房颤是房颤消融领域的最大难点。
“谢先生的持续性房颤病史长达3年多, 合并左心房扩大(55mm),如果采用常规的消融术式,那么将会复发率较高、消融难度较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他分析道,“Marshall静脉(韧带),又称左房斜静脉,是心脏发育过程中位于心外膜的退化残存组织。研究表明,Marshall静脉是持续性房颤的发病机制之一。因此,针对谢先生的病情,采用国内新近开展的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更好的治疗选择。”
酒精消融治疗“心病”,相比传统术式更安全
经过反复讨论及充分术前准备,蒙荣森主任医师团队为谢先生进行了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持续了大约3小时。术中,谢先生没有明显疼痛感,从房颤心律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术后3天便顺利出院了。
“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目前国内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还不多。”据悉,省二医是广东省内率先开展该项新技术的医院之一,也是国内少数能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之一。
据介绍,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首次证实了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可显著提高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效果。这项技术为持续性房颤经导管消融“到不了、消不透”的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办法,极大提高了消融效率,有效避免导管消融不彻底或者消融过度引发心脏穿孔的状况,减少导管消融的手术并发症,降低房颤复发率及心衰、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省二医开展的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国内较为领先的导管消融术式 ,有望大幅提高持续性房颤、左房房扑和复发性房颤消融的无事件生存率,相比于常规消融术式更加安全可靠。
房颤致死致残率高,需早发现早治疗
近年来,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及心血管死亡的几率明显增加,而且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蒙荣森主任医师介绍,“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心脏的传导系统出故障的结果。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套房子,传导系统就像房子的电路系统,其主要作用是把心肌收缩的命令,从传导系统的总司令部(窦房结),传达到每一个心肌,让所有的心肌都按照一定的节奏收缩,心脏才能有规律地跳动,把心腔中的血液送到全身。
如果传导系统没有把命令传达下去,或者传达了错误的命令,心脏就不能按照正常的节奏和速度跳动,就会出现心跳特别快、特别慢或者不协调的现象,这些都统称为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就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房颤的主要危害有两方面:一方面,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心脏的输出量会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心房有效收缩,血液淤积于心房,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责编/叶芳 通讯员/黄怡辛 图/医院提供)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安庆市立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