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冠心病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受到饮食、运动等多种生活方式的影响,然而目前已有的研究还无法充分解释,为何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之间,冠心病患病风险存在差异。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一项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新研究将智商(即IQ值)同心脏病的死亡风险联系到了一起。
研究者对4300名受试者进行了IQ测试,记录他们的收入、职业、受教育状况等社会经济地位资料,以及患心血管病的状况。随访15年后发现,冠心病的经典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肥胖等,对不同人群之间心血管病风险差异的影响仅占40%,在其余60%的影响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占了很大比重。其中,社会经济地位最低者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是社会经济地位最高者的2—7倍。
专家介绍,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反映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之前国外就有多项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低和低收入人群更容易受到冠心病的困扰。这主要是和他们享有卫生保健资源的机会少,生活环境较差,长期承受生活压力,吸烟、缺乏运动,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西方国家的低收入人群饮食中高热量的“垃圾食品”比例很高,几十年来一直如此,这种饮食结构,再加上缺乏运动,都会助长心血管病的发生,且不利于其恢复。而在我国,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饮食习惯也走上了西方国家的“老路”,这对健康显然是不利的。
尽管无论收入状况如何、受教育程度高低、IQ值是多少,人们都可能成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但其结局却可能有所不同。专家说,“在临床上,我们能看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即使患上了冠心病,他们在和医生充分沟通后,了解到自身不良生活方式等问题后,能把医生开出的药物、运动、饮食等各种处方更坚决地执行下去。”实际上,明确对健康的追求后,谁有更强的自制力,谁就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及生活质量。遗传倾向无法改变,但生活方式可以做到更合理。当面对压力时,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找出方法去释放自己,对健康知识的准确掌握也是他们患冠心病较少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现象是,在国外,主动休假、抽时间去做运动的往往是高收入人群,这正反映出拥有良好的经济状况会使人们对生活的规划更加合理。
虽然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很难发生彻底变化,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的改进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社会与公共健康科学中心的大卫·巴蒂博士认为,简化公众健康教育信息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举例说,食物中不同类型的脂肪对冠心病作用有别,然而究竟哪种脂肪对人体有益,常常让人挠头。此时,医生就可以把它们命名为“好”和“坏”的脂肪,患者一下子就能记住了。
专家强调,从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树立对健康的正确理念,做到“不吸烟、管住嘴、迈开腿”,就能让我们尽量远离冠心病。
(实习编辑:李杏)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仙居县城关镇水阁路61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海城市中街路4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南省靖州县渠阳西路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北院地址: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通扬北路30号;南院地址:南通市青年西路48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潭峪路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西环南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