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预防护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疾病预防护理

寒潮来袭 别忘给心脏保暖

举报/反馈
2010-01-21 05:12:0039健康网社区

  从上周开始,省会气温骤然下降。冬季本来就是心脑血管、高血压、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突如其来的寒潮更成了疾病的帮凶。在省会各大医院,心梗、心衰、高血压、脑出血、关节炎、老慢支、肺气肿的病人增加不少。医学专家告诫这些慢性病患者,在寒潮来临之际,要注意保暖,以免遭疾病侵袭。

  心脏病患者要按时服药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王守山主任告诉记者,冬季由于寒冷对肌体的刺激,人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量增多。使心脏负荷加重。此外,冬季气温变化迅速,温差、气压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突然的寒冷刺激,冠心病人的冠状动脉在原有机械性狭窄的基础上容易发生收缩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寒冷季节,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气喘等,这些都会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情。

  为此,王主任提醒大家,在寒冷季节,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以避免疾病加重。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起居要有序。有锻炼习惯的人,时间应以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为宜,原因在于早上人们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一天中发病的高峰期。过早起床锻炼,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进一步加强了发病的可能;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忌烟限酒。外出时注意保暖,天气过于寒冷时尽量减少外出。出门前应先在门口打开门适应适应,避免直接出门时,冷空气刺激血管,造成心脑血管意外。若外出旅行应随身携带抗心绞痛药物。

  天冷刺激血压升高

  小心脑干出血

  高血压病人冬天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容易诱发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原因有三:高血压史病人在此季血压控制不佳;降压药时服时停;日常作息不妥,过度劳累疲惫。气温降低也是脑干出血诱发因素,平时控制很好的高血压患者,遇到强降温便很难让血压保持稳定。所以,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必须注意冬季保暖。如果发现有高血压史的病人昏迷、抽搐,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增加出血量,应马上打急救电话送院,争取救治时间。其实,脑干出血也有先兆??头痛,所以,有原发性高血压史的病人,如果劳累过度后觉得头痛,应该警惕是否脑出血前兆,尽快入院检查,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另外,要小心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复诊,如果血压不是很高,建议2~3周复诊一次,如果血压波动比较大,应每天监测血压,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在日常起居方面,切忌暴喜暴悲,饮食不调,患者如喜爱炒股或打麻将,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坐一两小时便起身活动活动,不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此外,年底节日聚餐较多,高血压患者要保持饮食清淡,最好远离烟酒。

  慢支肺气肿患者不要在雾霾天气锻炼

  寒冷的气候会让血液更粘稠,人体的胆固醇含量在冬季会增高,呼吸系统感染也会增多。每年11月至3月是慢阻肺的发病高峰。一场普通的感冒就会使慢阻肺“雪上加霜”,而老患者更易出现急性反复发作,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呼吸科杨丛丽主任提醒,慢阻肺急性发作时的症状常常与感冒的症状很相似,往往被患者忽视。当患者出现为咳嗽、痰量增多、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应预防受凉。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人,感冒后应及早治疗,因为这些人一旦受凉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向下蔓延,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继而引发肺炎,治疗起来相当棘手。天冷做好保暖保湿工作,也能减少很多呼吸道疾病。

  平时要注意膳食营养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和奶类食品,合理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少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适当运动。步行、太极拳或跑步等各种不同强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肌肉活动度和增强呼吸功能,还可以增强体质。不过,在雾霾天气时不宜进行户外锻炼,以免诱发原有呼吸道疾病。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