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预防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冠心病预防保健

今冬 如何安“心”多大年?

举报/反馈
2010-01-15 01:12:0039健康网社区
今冬 如何安“心”多大年?


  春节前后,人们免不了走亲访友、聚餐打牌、热闹一番,但在喜庆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的疾病风险。心脑血管病春节高发。

  “春节前后,医院里因心脑血管疾病就诊的患者常会增加,急诊室里也总是人满为患。”专家称,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在春节高发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就是饮食不当、喝酒过量。中国人过春节,讲究吃好喝好,但耿同超指出,暴饮暴食,摄入太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增加中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酒精还会导致血管痉挛,引起血压升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其次,劳累过度和情绪波动也是危险因素。“亲朋好友团聚,人们多处于兴奋状态,加上操持饭菜、熬夜娱乐等,容易使人情绪激动,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耿同超说,生活节奏被打乱使得一些患者忘记服药,这也加大了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此外,外出时受寒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保暖对患者就显得尤其重要。半数心梗有先兆对于节假日高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现象,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外科专家程云阁表示,提前预防是关键。40岁以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年龄,因此人们在节日期间应警惕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及早发现和治疗。专家并指出,约半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以前没有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同时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恶心呕吐、充满恐惧感等。此外,病人还可能出现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及时休息,及早就医。

  脑卒中常会突然发病,但发病前也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专家告诉记者,超过6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心脏疾病等也是危险因素,如果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肢体麻木,耳朵突然嗡嗡响、胸闷等症状,就必须及时治疗了。一旦发病,不要乱搬动心脑血管疾病重在预防,但节日聚会期间突然发病,正确的救治也可以大大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如果家里有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家属首先要拨打120。”程云阁说,同时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使其尽量卧床,保持安静,不要过度紧张;让病人舌下含服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需要注意的是,转运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病人的平稳,最好由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如病情平稳,医生会允许回家进行康复治疗。在家中要按时服药,同时注意定期复诊。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