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新媒体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新媒体

49岁男子半夜突发脑梗,提醒:睡前若做4件事,增加脑梗发生

举报/反馈
2022-06-09 14:14:4439健康网

“父亲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鼻饲管、氧气管、导尿管等各种管子,只剩手指能动弹。我问他是不是很难受,他看着我,眼角流出了泪水……”

小张今年25岁,最近辞职准备考公。他的爷爷已经脑梗瘫痪7年,每天都要人喂饭喂水喂药换尿不湿,伺候大便,一家人累不堪言。49岁的父亲为了排解压力,每晚都要在阳台独处一会儿,吸几根烟,喝几杯酒,“不然睡不着。”

小张本来想劝他爱惜身体,但看他疲惫的样子,一直不忍心说出口。

上周三晚上,父亲的反应有点迟钝,但小张没多在意,以为是白天太累了。到了半夜,父亲起来上厕所时摔倒在地,嘴巴歪斜,小张发现后立即拨打了120,将父亲送去医院。

经过脑CT、血常规等检查后,父亲被诊断为脑梗,进行了溶栓治疗。遗憾的是,父亲的脑梗比较严重,治疗后身体依然无力,话也说不了,医生也无法肯定以后会不会落下偏瘫。

小张十分后悔没有早点发现异常,其实这件事情是有前兆的。父亲那天总是感觉头痛头晕,但只是吃了清热药。如今,家里有2个脑梗患者,只剩下自己和妈妈是正常人……

一、每年致死157万国人,这几件事要远离

脑梗,医学上被称为“脑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2019年中国脑卒中报告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每年约有157万人死于脑血管病。

脑卒中跟吸烟、饮酒、高盐饮食、三高、肥胖等因素有关,夜间是脑梗的高发期,因为血压容易受到影响。想要远离脑梗,睡前尽量避开以下4件事。

1、吸烟

吸烟会使血液的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增强血管通透性,让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壁,形成动脉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脑血流降低,直接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大大提升脑梗的风险。

2、饮酒

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变脆、管腔变窄,大大增加脑梗发生率。长期饮酒还会提高血液黏度,引起或加剧高血压病情,这些都是脑梗的诱因。

3、情绪激动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青年,如果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引发脑梗、心梗等心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可能诱发房颤,此时心房无法收缩,血液瘀滞并形成血栓。脱落的血栓进入大脑后可能形成堵塞,导致脑梗

4、剧烈运动

睡前进行剧烈、高强度运动,可导致血压急速上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此外,如果运动后没有及时饮水,加上睡眠时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可导致血液变得粘稠,如果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病,脑梗的风险也会上升

二、脑供血不足时,身体会有5个信号

脑梗不是悄无声息,它是“有迹可循”的,只是容易被人忽略。大脑血液供应不足时,会因缺血缺氧而引发一系列的脑功能障碍,出现异常症状。

·精神欠佳、嗜睡

脑血管堵塞时,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大脑各个区域缺乏血氧,患者会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经常在白天打盹、打呵欠,觉得身体疲惫。

·听力明显下降

虽然听力下降是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但如果短时间内听力明显下降,伴有耳鸣,则可能是脑梗的前兆。脑部供血不足会造成内耳循环出现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内耳组织病变,损伤听神经,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等症状。

·运动功能失灵

脑部供血不足可导致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表现包括流口水、嘴巴歪斜、吞咽困难、说话困难、失语、单侧肢体无力、步态不稳或者突然摔跤,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肢体痉挛的情况。

·感觉功能异常

脑部供血不足会影响到分析区域、感觉器和感觉神经纤维,患者常有面部、舌头或唇部麻木感,以及单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

·头痛头晕

脑部供血不足时,患者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头晕头痛症状,往往会突然、剧烈地发作,甚至出现眼前发黑的症状。

三、预防脑梗、降低复发率的策略

脑梗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脑梗呢?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补充体液,缓解血液粘稠,降低血栓的形成风险。

平时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35~40℃的温开水最为适宜。喝水时要小口慢慢喝,每天有3个时间段尤其要补充水分,分别是: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晚上睡觉前喝一小杯温开水,午睡醒来后也要喝一杯温开水。

2、学会吃

避免长期高盐、高糖和高脂饮食,建议尽量清淡,注意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木耳、洋葱、苹果、草莓和橙子等,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钾、镁等营养成分,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们的日常饮食要做到:

·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用盐量<5克;

·每天摄入至少300克蔬菜,种类不少于3种;

·每天摄入200~350克水果,首选应季水果;

·每周最好吃2次鱼,或者摄入300~500克鱼类;

3、避免熬夜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时,大脑对代谢废物的清除能力会大幅下降,炎性物质水平升高,损害脑血管健康。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如夜间睡眠不足,可补充30分钟的午睡。

4、避免久坐

长期久坐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平时避免久坐,每久坐1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2~3分钟。同时,每周至少进行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以上运动。

脑梗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加重家庭负担。脑梗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想要更好地预防,就要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做好慢病管理。


参考资料:

[1]“卒中”已高居过早死亡原因首位.经济参考报,2020-08-26

[2]很多人的颅内动脉正在悄悄变“硬”!年轻时就要开始预防!.健康时报,2022-04-04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