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高血压并发症

控制血压 远离中风

举报/反馈
2009-10-19 05:04:00《家庭医生》

  采访开始,赵教授首先给记者看了一组数字:

  5倍——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是血压正常人群的5倍以上;

  1.6亿——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成为卒中发生的巨大“后备军”。

  40%——成功治疗高血压能减少40%的卒中危险。

  赵教授说,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它是身体健康真正的无声“杀手”。不主动测量血压,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发生卒中。据统计,中国高血压知晓率为30%,治疗率为25%,控制率为6%,即全国有70%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约75%未进行正规的降压治疗,94%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未控制到目标水平,即血压仍大于140/90mmHg(毫米汞柱)。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太低,发生脑卒中的潜在危险非常之大。

  防卒中,必须控血压

  高血压为何能诱导卒中的发生?赵教授解释道,高血压患者动脉壁硬化,弹性降低。为保证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流,心脏就必须加倍工作。而小动脉压力增高,阻止血液顺畅通过。这样,进入小动脉的血液减少,就可能发生卒中。另外,血压过高时,一般都会有降血压的措施,若降压过猛或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但没控制好而反弹,即血压忽高忽低,容易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脱落导致脑血管栓塞。

  赵教授说,目前卒中的治疗手段有限,适宜的血压调控尤为重要。收缩压每下降5~10mmHg或舒张压每下降2~5mmHg,卒中发生的危险就减少30%~40%。

  控制血压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卒中的患者,降压治疗对卒中二级预防(预防卒中的再发生)也有好处。赵教授解释说,因为持续严重的血压升高,可导致出血时间延长或再出血,可让卒中患者脑血肿面积扩大,加重病情。研究表明,平均动脉压大于140mmHg,降颅压后收缩压仍大于180mmHg,舒张压大于120mmHg,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血压急剧升高者降压至关重要。若适当降低血压水平,卒中再发危险就可下降。

  降血压,找好平衡点

  对于卒中患者,降压治疗又是一把双刃剑。降压固然可以减轻脑水肿、减少出血转换、预防血管进一步损伤、卒中复发;但降压不当,又可导致脑灌注减少而发生缺血,扩大梗死面积,加重病情。曾经有位卒中患者,在送到医院前,吃的降压药量比较大,血压在短时间内降得太低,以致病情恶化,抢救无效而死亡。

  因此,发生卒中时,降压要寻求平衡点,切忌盲目降压,也不能听之任之。那么这个平衡点应怎样寻找?赵教授说,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只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即可:

  ◇降压开始时间 由于反应性血压增高常在卒中1周后恢复正常,故多主张在卒中1周后才考虑加用抗高血压药物,除非患者血压急骤升高而对症处理无效。

  ◇缓慢进行 急速大幅度的降压往往产生脑缺血损害的后果。

  ◇个体化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基础血压水平不尽相同,合并症亦有不同,需依据具体情况选用药物和控制降压程度。

  ◇维持平衡 使血压在24小时内维持稳定,尽量避免血压波动,对于缓解卒中症状及防止卒中复发均有意义。

  ◇靶器官保护 治疗中,靶器官的保护尤其重要,重点是心、脑、肾等器官。

  赵教授指出,降压平衡点因许多因素影响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字,但总的来说,降压治疗要兼顾基础血压水平。目前公认,维持血压在161~200/91~110mmHg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低于正常血压,或高于181~200/101~110mmHg的患者,其预后都不好。

  急性缺血性卒中如何降压

  如果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尤其是发病1周以内,血浆皮质醇儿茶酚胺水平明显升高,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缺、疼痛及精神紧张等,并由此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此时机体本身会对这一系列的变化作出生理反应进行调整。如果在这一阶段过多降低血压,有可能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不利于病情的控制,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急性脑梗死后,血压往往升高,若>180/110mmHg,应给予降压治疗。但要注意,降压宜缓慢,待发病1周后病情平稳时,方可将血压维持在160/89mmHg以下。

  急性出血性卒中如何降压

  与缺血性脑卒中相比,出血性脑卒中的降压治疗更为复杂:血压过高会导致再次出血或活动性出血,血压过低又会加重脑缺血。赵教授说,对这类患者,将血压维持在脑出血前水平或略高更为稳妥。血压过高(超过180/105mmHg)时,可在降低颅内压的前提下慎重选用一些作用较为平和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缓慢降低。一般2小时内血压降低不多于20%。血压降低过快、过多均可能会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

  急性脑出血卒中时,血压维持在150~160/90~100mmHg为宜。

  卒中患者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急性期,二是康复期。在康复时期,患者有可能发生血压升高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紧急治疗,除非有其他内科疾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短暂的血压高,血压小于180/95mmHg,可以不干预血压,只进行对症处理。血压持续超过180/95mmHg者,尤其是原有高血压脑病者,应严密监测血压,进行抗高血压药治疗。

  年龄不同,血压管理也不同

  赵教授说,卒中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应特别警惕降压不当造成脑组织缺少氧气和养料,血压控制应较其他年龄组保守。

  ◇<55岁,卒中发病时血压容易升高,若>180/110mmHg,应予降压治疗。

  ◇55~64岁,若早期血压>200/110mmHg,可缓慢降压,1周后若病情平稳,可维持在160/89mmHg以下。

  ◇65~81岁,当血压>210/110mmHg时,应非常慎重地缓慢降压,否则容易引起患者血管狭窄,加重卒中病情。

  ◇<160/90mmHg的急性卒中,尽量不急于降压治疗。应先行抬高床头、吸痰、导尿、镇静处理后,再缓慢降压。当然,若患者在家,身边的人应马上拨打120急救,送往医院治疗。

  控制血压,还得从日常生活入手

  介绍了控制血压的知识后,赵教授笑道,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些复杂?不过,控制血压说简单也简单,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改变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工作压力过大,不要过劳,注意稳定情绪,适当休息,戒烟戒酒,并坚持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等。做到这些,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辅助控制血压,避免陷入卒中这个危险的泥潭中。对于卒中患者,在恢复期更应如此。

  最后,赵教授寄语《家庭医药》广大读者,一定要对血压给予高度重视。

  赵性泉 主任医师、教授、神经病学博士。现任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卒中单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是脑血管病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专长。近年主要致力于卒中重症监护和脑出血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参与中国第一个国际标准卒中单元的建设,并负责卒中单元的管理和日常运作,同时主管中国卒中培训中心培训工作 。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