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乙肝 > 乙肝常识

乙肝病毒和乙肝

举报/反馈
2023-07-25 17:21:1039健康网

乙肝即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属于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潜伏期1-6个月,各种人群均可出现。

一、症状:

1、全身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出现免疫反应,可出现发热,伴随畏寒、乏力、头晕、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2、消化道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脏的排毒功能受损,容易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可出现恶心、呕吐、厌油腻、食欲下降等症状,如果肝功能损害严重,可能出现黄疸,导致皮肤、巩膜发黄;

3、皮肤、巩膜黄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脏可出现轻微损伤,使血中胆红素升高,经过肝脏代谢后,从胆囊排出,出现皮肤、巩膜黄染;

4、体征:可出现肝病面容,脸色发黑、暗沉,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症状。

二、治疗:

1、一般治疗:日常应加强营养,充分休息。如果有妊娠计划,应避免使用有损害肝脏的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禁止熬夜;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或干扰素类药物,如干扰素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也可以使用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以保护肝细胞,改善不适症状。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不论是否有不适症状,均建议及时就诊,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经过治疗,多数患者可转阴,达到治愈的程度,如果仍有较大的转移风险,建议长期接受治疗。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