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乙肝病毒携带者,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肝炎发病,与正常人没有太大区别。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可能会遗传给家人,也有可能传染给朋友、自己。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当中,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共用注射针头、共用剃须刀,或者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给他人。如果夫妻中一方患有乙肝病毒,另一方一定要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后,会产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可以防止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2、性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精液或者阴道分泌物中,含有乙型肝炎病毒,如果一方患有乙肝病毒,而且与未患病方发生性关系时,建议避免性生活,最好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
3、母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女性,怀孕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目的是减少病毒的复制,减少母婴传播。在未抗病毒前,建议男女双方同时就诊,未抗病毒前不要怀孕,女性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才能有效防止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4、其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乳汁当中也含有乙型肝炎病毒,如果孕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分娩后,建议避免母乳喂养,以免导致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婴儿。
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等检查,观察疾病的进展,是否有肝炎发病的迹象,如果病情进入到肝炎活动期,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疾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阶段。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主治医师
九江市中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