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乙肝即乙型肝炎,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需要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部分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禁忌,如过敏、发热、特殊人群、特殊时期女性、特殊时期女性等,通常在排除禁忌证后再进行接种,以降低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1、过敏:如果对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如蛋白质、酵母、辅料等,则不可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此外,如果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也不可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2、发热:如果发热时间较短,一般不建议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以免加重不良反应。但是如果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出现发热,体温低于38.5°C,通常可以自行恢复,不用特殊处理。如果体温高于38.5°C,且持续不退,则建议及时就医;
3、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经期女性、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在接种前应进行评估,身体符合接种条件才能接种;
4、特殊时期女性:如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以及对于重度免疫功能缺陷、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在接种前进行评估,谨慎接种;
5、特殊时期女性:如备孕期、妊娠期、月经期女性,应在无特殊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接种。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接种可以对受种者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接种时间没有特殊规定,可以在0、1、6个月进行接种,一般是在第0、1、6个月进行接种,以确保接种的效果。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
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肝病科
武汉市普仁医院 感染/肝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