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属于传染病,可通过血液、体液、母婴传播,让老年人打乙肝疫苗是有必要的,可防止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但是如果老人机体状态不佳,或存在其他疾病,如急性感染、发热、神经系统疾病等,此时可暂缓打乙肝疫苗,先治疗疾病,当疾病好转后再考虑打乙肝疫苗。
一、必要时: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禁忌证,建议打乙肝疫苗,可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起到防止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二、暂缓接种:
1、急性感染:如果老年人有发热、感染等情况,需要对疾病进行治疗,在疾病急性期,如发热超过38.5°C,或存在其他不适症状,此时可暂缓打乙肝疫苗;
2、发热:如果老年人存在发热情况,甚至体温超过38.5°C,此时需要等待退热,或者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等,此时也暂缓打乙肝疫苗,等到症状好转后,再打乙肝疫苗;
3、神经系统疾病:如存在癫痫、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疾病,此时如果在疾病未控制好的情况下打乙肝疫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也应暂缓打乙肝疫苗;
4、其他疾病:如果老年人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出现出血的情况,此时可暂缓打乙肝疫苗,先治疗疾病,待病情好转后再考虑打乙肝疫苗。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如果存在异常,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除此之外,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身体健康。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肝病科
武汉市普仁医院 感染/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