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乙肝 > 乙肝常识

乙型肝炎e抗体定量偏低是怎么回事

举报/反馈
2024-04-03 13:22:1539健康网

乙型肝炎e抗体定量偏低可能是免疫功能低下、肝脏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异常,进而影响e抗体的产生和定量。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1.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进而导致e抗原持续存在。可以遵医嘱使用胸腺肽肠溶片、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等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力。

2.肝脏炎症

肝脏炎症时,由于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会导致e抗原表达减少,e抗体出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保肝降酶药进行治疗。

3.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时,肝脏内基质过度沉积,影响e抗原的合成和分泌,导致e抗原水平下降,e抗体升高。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病毒治疗和肝保护治疗。例如,可遵照医生的意见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延缓肝硬化的进展。

4.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受损严重,其合成能力降低,因此e抗原的产生量减少,e抗体增加。对于肝硬化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ALP等,以及HBV-DNA复制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

5.肝癌

肝癌患者的肝细胞受到肿瘤侵犯,其合成和分泌e抗原的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导致e抗原水平下降。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消融、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例如,可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通过经皮穿刺活检术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进一步确定是否为肝癌。

此外,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配合医生完善腹部超声检查、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肝脏状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