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乙肝 > 乙肝常识

乙肝病毒早期潜伏

举报/反馈
2023-07-25 16:28:1739健康网

乙肝病毒早期潜伏期一般指的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此时患者通常不会有任何不适症状,且该期传染性较强。乙肝病毒感染多由血液、体液、母婴等途径传播,在潜伏期内,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且该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认为乙肝病毒潜伏期为6-8年。

乙肝病毒潜伏期也称为无症状期,因为此时乙肝病毒还在患者体内,没有大量复制,患者不会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乏力厌食、尿色加深、腹胀等,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会查出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乙肝病毒在体内会大量复制,如果复制数量较多,病毒会在体内大量繁殖,患者才会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这才是乙肝病毒早期的潜伏期。

乙肝病毒早期潜伏期结束后,会进入发病期,发病期时患者会出现乏力、厌食、尿色加深、肝区疼痛、皮肤瘙痒、肝掌、蜘蛛痣、轻度腹水等症状,此时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治疗。

乙肝病毒早期潜伏期时,需要注意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吃炸鸡、火锅等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要避免熬夜、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乙肝病毒的复制。乙肝病毒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肝病科复查,可通过乙肝五项等检查了解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