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非活动期乙肝病毒携带者,指的是体内存在非活动性的乙肝病毒,但通过核酸检测或肝脏彩超等检查,并未发现肝脏炎症、纤维化等病理变化,多属于疾病的稳定期。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免疫力下降、药物损伤、肝脏代谢异常等。
1、遗传:若家族中存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本身可能患有乙肝病毒,但可能属于隐匿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且肝功能正常,肝组织学检查也属正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定期检查即可;
2、免疫力下降:若自身免疫力下降,体内乙肝病毒数量可能会逐渐增多,感染乙肝病毒后,体内乙肝病毒数量会比较高,可通过核酸检测或肝脏彩超等检查,发现肝脏有炎症、纤维化等病理变化。此时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遵医嘱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3、药物损伤:若长期或者大量服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可能会导致乙肝病毒数量增多,进而引起非活动期乙肝病毒携带者,可遵医嘱更换其他药物治疗;
4、肝脏代谢异常:若存在先天性疾病,或者长期酗酒等,可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异常,进而使乙肝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引起非活动期乙肝病毒携带者,并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此时需要进行保肝治疗,可遵医嘱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
另外,若存在其他血液传播方式,如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共用剃须刀,也可能会导致乙肝病毒感染,进而出现非活动期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非活动期乙肝病毒携带者也需要定期检查,明确自身情况,并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肝病科
主治医师
九江市中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中医院 脾胃病二科、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