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正视乙肝治疗中的“副作用”

  我们经常会听到慢性乙肝患者尤其是青年患者向我们诉说,“医生,我现在工作很忙,打针治疗不仅有些麻烦,而且听说还有些副作用,能不能晚两年再治疗?”的确青年时期是我们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我们为事业拼搏的好时机,但切莫忽视了劳逸结合和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就可能会成为陈逸飞一样的悲情人物。

  最佳时机不容错过

  我们知道,乙肝是一种与免疫密切相关的疾病,在幼年时期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不健全,不能识别乙肝病毒,也没有清除作用,因此也没有炎症,也无需治疗,这一时期医学上称之为乙肝的免疫耐受期;但到了青少年时期,免疫系统已经发育成熟,也开始展开针对乙肝的免疫清除,此时,我们称之为乙肝的免疫清除期,因此,青年时期是乙肝治疗的最好时机。但有些患者会认为我现在很忙,工作很重要,先用保肝药控制一下,抗病毒治疗可以往后拖拖吧,反正感染乙肝病毒已很多年了,也不差这一两年。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盲目的误解。因为青少时期的乙肝,不仅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期,同样也是肝炎活动比较明显的一个时期,过了这个时期,不仅治疗的效果可能会很差,甚至还可能会因为肝病的进展而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这样就错过了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和取得最佳疗效的机会。因此,我们主张对年轻的朋友一定要抓住时机,及早抗病毒治疗,不要用身体去冒险。

  抗病毒治疗对人体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目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有两类药物,一类是兼有免疫调控和抗病毒双重作用的干扰素治疗,另一类是单纯抑制病毒复制的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因为是口服治疗,使用比较方便,副反应比较少,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比较小,但这类药物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他只能抑制病毒不能清除病毒,也没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因此停药后复发的风险比较高,而且在治疗期间还有一个出现病毒变异的问题,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就必须长期服用,不能随意停药。07年美国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对于患慢性乙肝的年轻患者,及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建议首选采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治疗的疗程比较固定,疗效也比较稳定,不会产生病毒的耐药变异,但它的副作用比较明显。应该指出的是,干扰素的副作用绝大多都是可逆的,这些副作用往往出现于治疗的前三个月,三个月后就会逐步减轻直至消失。干扰素的副作用主要有发烧、肌肉酸痛、脱发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个别可以引起精神抑郁等,但只要在治疗过程中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各种对症治疗,这些副作用都是可以克服的。因此,作为乙肝患者不必担心副作用对工作的影响,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治疗。为了保证治疗的安全和疗效的最大化,医生要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和随访,作为患者切莫擅做主张自行处理或者盲目停药,也切莫因为短期内疗效不明显而过早停止治疗,否则不仅会造成前功尽弃,也会给后续的治疗带来更大困难。

  总之,乙肝的治疗尤其是干扰素的治疗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不便,但只要我们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完全可以做到工作、治疗两不误。就像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一样,患者可以学会自我注射干扰素,无需住院或者到医院打针。只是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疲劳、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体质虚弱等症状,因此,患者需要注意劳逸结合。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8-21 05:08:00浏览10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