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9健康

乙肝大小三阳“大比拼”!

  一般病人包括部分医生都会认为,小三阳病情比大三阳轻,小三阳病情相对稳定,传染性小,事实上并非如此。  大三阳转小三阳意义。

  大三阳一定比小三阳病情重吗?小三阳需要治疗吗?“他是乙肝病人,我跟他共餐会传染吗?”,对于人们长期存在的对乙肝的困惑,事实上:大小三阳不能一概而论,

  俗称“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阳性。“小三阳”是指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抗HBc三项指标阳性。以前认为“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复制活跃,有传染性。“小三阳”则表示肝炎病情好转,乙肝病毒复制停止,没有传染性。

  最近,大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 病人出现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完全停止,大多数情况下只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少数“小三阳”病人其血清HBV DNA持续阳性,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见于病毒变异。在急性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者出现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则是预后良好的标志。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法结束后,患者血清由“大三阳'变为“小三阳”,说明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

  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繁殖,血清中则可检出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各种抗原抗体,常规可检出的为: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4、E抗体(HBeAb)5、抗核抗体(HBeAb)。以上抗原抗体的检测医学上称为HBV-M检查(俗称两对半检查),是检查有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指标。其中1、3、5项阳性,俗称大三阳;1、4、5项阳性,俗称小三阳。

  幼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前数年至十余年间,病毒和机体“和平共处”,血清中表现为大三阳,因此大三阳也反映了机体中病毒在不断复制繁殖,而届时肝脏的损害通常较轻,有相当一部分被感染者,尤其是女性被感染者,病毒可长期或终身和机体“和平共处”,如此我们称为“病毒携带者”,即机体长期携带了乙肝病毒,而肝脏损害较轻,可以生活到50-70岁以上,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一定因肝脏疾病病故,他们主要起着传染源的作用。而更多的被感染者在13-23岁,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能识别受感染的肝细胞而出现清除这些受感染肝细胞的反应,自然这是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反应,其结果是大量病毒被清除,而同时被感染的肝细胞也遭到破坏,此反复的清除、破坏过程,也就是机体自身的自限性愈复(自愈)过程。若干年后病毒基本清除,血清中的E抗体出现,E抗原相继消失,也就是从大三阳转成了小三阳。由此可见,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的过程,对大部分的乙型肝炎病人(变异株感染除外)来说象征着病毒被基本清除,或者说基本自愈,将来不会再有肝炎活动,若被感染者在25-30岁前完成了此过程,则将来基本不会发生肝硬化、肝癌了。

  遗憾的是,仍有相当比例(约2/3)的被感染者,其自身的清除反应,不能完全清除肝内潜伏的病毒,在若干周、月、年,病毒的复制、清除、肝脏的修复周而复始地进行,因此小三阳转为大三阳,大三阳又转为小三阳,甚至始终是大三阳而病毒未得清除,这部分被感染者的未来,则是肝脏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部分病人40岁左右已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出现了腹水或癌变,此时尽管转成了小三阳,也仅仅表示病毒被大多清除但肝脏损害已相当严重了。部分病人肝硬化后肝炎还在活动,说明清除反应仍在进行,肝脏的损害还在发展,机体自身清除病毒的保护反应,给自身肝脏组织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可使人生终于肝脏的病损,真是不可思议而伤心的结果。由此可见,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若在25、30岁以前完成,对机体来说是完成了清除病毒的过程,干脏的损害也较轻;如果大小三阳转来转去,或持续大三阳,而清除反应(肝炎持续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持续进行,则40岁前后,对大多数慢性乙肝病人来说,即使转成了小三阳,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肝纤化或肝硬化。如果终身持续为大三阳,没有明显的肝炎活动(肝功能始终正常),也许还能生活到60-70岁呢。

  “小三阳”真的比“大三阳”轻吗?

  一般病人包括部分医生以往都认为,“小三阳”病情比“大三阳”轻,“小三阳”病情稳定,传染性小,不影响正常生活,可以不用治疗。事实上“小三阳”只是表明病毒复制水平较低,病毒模板仍顽固地贮存在细胞核内,与“大三阳”患者相比,“小三阳”患者群体年龄偏大(平均大10岁);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肝硬化程度更重,这是多次肝损害累积的结果。如果属于转氨酶高,病毒活跃的"活动性小三阳"就得治疗。否则,肝脏会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

  我们需要清楚分清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B超等均长期正常,说明病毒已不复制,无传染性,无需隔离与治疗。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60%~70%,目前国内外尚无进一步治疗的方法,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招致不良后果。

  第二: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复制,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残留期。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20%,目前国内对此种患者最容易忽视。如果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第三:最严重的是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肝功能不正常,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10%,它的特点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这种“小三阳”反而比“大三阳”严重,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更高。

  由上得知大三阳不一定都要转为小三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是机体清除病毒的表现,但带来的肝脏损害不可轻视。因此,是转为佳还是不转为佳,该转不该转以上的道理就明白了。我们的结论是,只要肝功能正常,就不必启用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更不必去选择那些不成熟的、无科学依据的转阴治疗 。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7-22 07:38: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非淋感染眼睛用药有哪些
非淋通常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眼睛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1、阿昔洛韦滴眼液 阿昔洛韦滴眼液属于抗病毒药物,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结膜炎等疾病。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进行治疗。 2、更昔洛韦滴眼液 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缓解不适症状。 3、红霉素眼膏 红霉素眼膏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沙眼、结膜炎、睑缘炎等疾病,但是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4、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但是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5、妥布霉素滴眼液 妥布霉素滴眼液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外眼及附属器的局部感染,但是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赖义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特效药有哪些
一般没有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特效药这一说法,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淋球菌以外的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1、阿奇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炎的作用,也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疾病,比如非淋菌性尿道炎、急性中耳炎等。2、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3、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比如急性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4、头孢克肟胶囊头孢克肟胶囊属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感染的功效,也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疾病,对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也有一定功效。5、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抗炎的作用,也具有杀菌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比如非淋菌性尿道炎、输卵管炎等。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服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不洁的性生活。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非淋转阴后尿道粘膜损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非淋一般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转阴后尿道黏膜损伤可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药物刺激、过敏、尿道炎、膀胱炎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在治疗期间患者长期熬夜、大量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对尿道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尿道黏膜损伤。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还可以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香蕉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改善不适症状。2、药物刺激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通常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上述药物可能会对尿道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上述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需要注意多喝水,勤排尿,有助于促进药物代谢。3、过敏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在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就有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可能会出现肿胀感和疼痛感,也可能会造成皮肤上面出现很多的小红疙瘩。通常需要及时远离过敏物质,遵医嘱通过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4、尿道炎尿道炎主要是由于淋球菌或者非淋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炎症刺激尿道黏膜,从而导致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坐浴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5、膀胱炎膀胱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结石、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膀胱炎症。由于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患者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碱化尿液,抑制膀胱炎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