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临床上肝功能检查有何意义?

  肝脏担负着人体代谢、解毒和合成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肝病,都会导致患者的肝功能发生异常改变。而这些异常均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肝功能体现出来。因此,肝功能的检测结果对肝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不同的检查项目有着不同的意义,那么肝功能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都具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1、血清转氨酶

  血清转氨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细胞内,常见的有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等。血清转氨酶在人体肝细胞内的浓度比在血液中的浓度高出1000-5000倍。如果患者的肝细胞因炎症而受到损害,其肝细胞内的这些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所以,血清转氨酶是反映患者肝细胞受到损害的最灵敏的指标。但当患者出现肝细胞的大面积坏死(如患有暴发性肝炎)时,由于其肝内的转氨酶已基本消耗殆尽,所以其血清转氦酶反而不会有明显的升高。

  2、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需要通过人体的肝脏加工处理,然后经胆道排出体外。经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叫直接胆红素,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叫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叫总胆红素。当发生肝细胞病变时患者可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的现象,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胆红素升高表明患者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所以肝病早期患者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常常并不升高。

  3、白蛋白和球蛋白

  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当患者的肝细胞合成功能受损时白蛋白的水平可能会下降。但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约为15-20天,所以急性期肝病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常表现为正常。肝硬化患者常会出现白蛋白水平下降、球蛋白水平上升的情况。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正常比例在1.5-2.5之间,若两者的比例小于1,在医学上则称之为“白球比倒置”。这种情况是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之一。

  4、总胆固醇胆碱酯酶

  肝细胞参与胆固醇和胆碱酯酶的合成代谢,这两项指标可以反映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疾病的恢复能力。如果肝病患者的胆固醇和胆碱酯酶水平持续大幅度地下降则表明其病情正在恶化。

  5、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

  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的水平是反映其胆汁淤积程度的重要指标。当患者发生肝内外胆道梗阻时(如患有肿瘤或结石等),会出现胆汁排泄不畅,这时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的水平可同时明显地升高,且常伴有直接胆红素水平的上升。虽然儿童和青少年因骨骼发育的缘故也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情况,但那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能将其误认为是肝功能异常导致的。

  6、甲胎蛋白

  严格地说,甲胎蛋白并不属于肝功能的检测项目,但有时医生也会让肝病患者做此项检查。医生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甲胎蛋白的轻度升高多提示患者的肝脏有炎症活动或者其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比较活跃,这种情况对重型肝炎患者具有特别的意义,表明其病情有望缓解;二是甲胎蛋白长期显著地升高常提示患者有可能患有肝癌。

  一般认为,当患者的甲胎蛋白超过500钠克/升的时间持续4周以上或达到200~500钠克/升的时间持续5周以上时,应高度警惕其有患肝癌的可能。应该注意的是,孕妇有时也可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的情况,但它是由于其体内的胚胎发育所致,不要把它和肝病混为一谈。

  总之,在临床上反映肝功能的指标还有很多,这里介绍的只是常用的几项,其正常值也会因各医院所使用的仪器、试剂以及检查方法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评价患者的肝功能时一定要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千万不能以偏概全。

  

 临床上肝功能检查有何意义?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6-21 16:04:00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黄曲毒素是什么?感染症状有哪些
多数人都听说过黄曲霉毒素很致命,也常被提醒要注意花生是否发霉,以免误食黄曲霉毒素。其实,并非只有花生存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究竟还有哪些食物需要警惕黄曲霉毒素的潜在危机?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习惯可以避免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下面将为你介绍什么是黄曲霉毒素,以及误食黄曲霉毒素后该怎么办!【黄曲霉毒素是什么?】黄曲霉毒素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这两种主要霉菌产生,属于二级代谢物。1960年,英国发生大量家禽死亡事件,经调查,主要原因是家禽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饼。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类型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等,这些毒素对人体和动物的肝脏具有高度毒性,还会致癌。其中,B1的毒性最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与其他霉菌不同,黄曲霉毒素耐热性极高,需在260℃以上的高温才能被分解,即便采用烤箱高温烘烤受污染食物,也难以确保彻底消除毒素。【黄曲霉毒素症状有哪些?】若误食大量黄曲霉毒素,会出现以下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不可掉以轻心:a、呕吐b、腹痛c、肺水肿d、痉挛e、昏迷f、肾衰竭g、肝衰竭h、脑水肿此外,黄曲霉毒素具有累积性,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会诱发慢性病,如肝癌、食道癌、大肠癌,还可能导致细胞受损。【吃到黄曲霉毒素怎么办?】已知多数霉菌是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罪魁祸首,保存不当的花生、豆类制品、玉米等农作物,常能发现黄曲霉毒素的踪迹。不少长辈因爱惜食物,仍继续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一些不重视饮食安全的家庭,长期或大量摄入受黄曲霉毒素严重污染的食品,不仅可能导致中毒和急性肝炎,还可能出现上吐下泻、头痛等并发症状。若出现急性并发症,建议立即就医。多数情况下,通过支持性疗法,如静脉注射补充营养、体液并退烧,中毒症状就能得到缓解。【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不只花生】多数人认为只有花生含有黄曲霉毒素,其实并非如此。不少食物都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简单列举如下:a、玉米b、麦类c、豆类d、干贝e、牛肉干f、米粉【黄曲霉毒素中毒预防6重点】黄曲霉毒素隐藏在各种食物中,该如何避免呢?以下6点需牢记:a、当食物明显发霉,或吃起来有苦味时,一定不要食用。切记,不要只吃掉看似没有发霉的部分,虽然外表看似未被污染,但菌丝可能早已深入食物内部。b、黄曲霉毒素容易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中滋生,保存食物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或者包装好后放入冷藏室。c、购买五谷、坚果类产品时,尽量选择小包装,趁新鲜食用完毕,避免产生毒素。未食用完的,用密封罐保存并放入冷藏室。d、不要食用来路不明的花生、坚果类、花生酱、花生糖。e、用花生油烹煮时,先将花生油加热,放入盐巴爆锅约30秒,虽然盐对降解黄曲霉毒素作用有限,但或可一定程度减少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f、定期清理橱柜、冰箱等储存食物的地方,防止霉菌滋生。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肉毒素对面肌痉挛有效果吗
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短期内缓解症状,但效果非永久,需定期重复注射,而且可能引发肌肉力量减弱等不良反应,治疗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患者的面部肌肉会反复发生痉挛或抽搐,给生活带来困扰。肉毒毒素通过局部注射的方式,能够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使肌肉的过度收缩得到抑制,进而缓解面肌痉挛导致的不自主抽搐症状。这种治疗方法相对简单快捷,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看到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并非永久性。其疗效通常可以持续数个月,之后症状可能会复发,需要重新注射。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注射次数的增多,疗效可能会逐渐减退。此外,多次注射肉毒毒素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力量减弱、面部表情不自然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面瘫。在选择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治疗的耐受性以及患者的个人意愿等。对于症状较轻或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较为保守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长期受面肌痉挛困扰且对肉毒毒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这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充分与专业医生沟通,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减轻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杨彬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A型肉毒毒素可以治疗头痛吗
慢性偏头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极大,不仅会影响学业和工作,在社交与情绪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过去,慢性偏头痛很难医治,许多疗法都不见效。然而从2010年开始,专家研发出了一种特别的创新疗法,且已被证实有效,那就是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是什么?】肉毒杆菌是一种细菌,通常会在食物中产生致命的毒素。然而,低剂量的肉毒杆菌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药物名称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通常有以下用途:a、去除脸部皱纹和细纹。b、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c、治疗斜视。d、改善腋下多汗。e、治疗肩颈肌肉严重收缩。f、治疗眼睛无法控制、一直眨的情况。g、治疗慢性偏头痛:不过,若患者在18岁以下,或患有其他类型的头痛,比如阵发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型头痛等,则不适合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若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头痛,应每3个月注射1次,总共有2至4种不同疗法,每种疗法通常1次注射需要15分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存在一些副作用,因此通常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医生会鼓励慢性偏头痛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并服药,比如在疾病的初期阶段会让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曲普坦类、麦角胺类药物。除非其他常用的疗法都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医生才可能会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治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副作用】副作用虽然很少见,但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a、肌肉僵硬。b、胃痛。c、颈部和背部疼痛。d、痉挛。e、眼睛干涩或流泪、眼皮下垂。f、过敏反应、皮肤起疹子与发痒。g、吞咽与呼吸困难。【慢性头痛的预防措施】以下5种方法,可以帮助您远离慢性头痛:a、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b、避免过度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情况发生。c、避免服用不必要的止痛药。d、保持体重适宜。e、远离容易引起过敏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不提供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咳出来的黄痰是在排毒吗
咳出黄痰并不等同于排毒,而是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的常见表现。黄痰通常由白细胞、细菌、黏液和坏死组织组成,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反应结果。咳出黄痰可能提示存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其他呼吸道疾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黄痰的出现通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如细菌性支气管炎或肺炎,此时痰液呈黄色或黄绿色;其次,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黄痰,但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另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也可能出现黄痰。此外,吸烟或环境污染也可能刺激呼吸道,导致痰液颜色改变。免疫系统在对抗感染时,白细胞会聚集在感染部位吞噬病原体,死亡的白细胞和坏死组织与黏液混合形成黄痰。咳出黄痰是身体清除病原体和炎症产物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意味着毒素被排出。黄痰的出现提示感染或炎症的存在,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黄痰的性质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判断病因。若黄痰黏稠且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提示严重感染如肺炎。若黄痰持续时间较长,伴随慢性咳嗽、喘息,可能与慢性呼吸道疾病有关。咳血或痰中带血需警惕肺结核或肺癌等严重疾病。通过痰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如果出现咳黄痰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判断病情或滥用药物,以免延误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勤通风,保持个人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