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中医疗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乙肝 > 乙肝中医疗法

看中医药如何对抗乙肝

举报/反馈
2009-03-18 07:20:0039健康网社区

  刘渡舟老师治乙肝经验

  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往往因不同的医生而异。目前人们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一致处,也有不同处。其一致处在于都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为“毒”邪;其不同处在于对其病变是否兼见湿热或气滞、血淤、脾虚、肾虚的认识上还有分歧。

  基本病机为湿热夹毒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国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老师创制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治该病的方法。他认为慢性乙肝的原始病因为湿热夹毒,损伤肝脏以及继发的肝气郁滞和血络淤阻,因而治疗的关键是清利肝脏湿热、解毒、理气、活络。此外,根据具体病情,或兼用温脾、益气,或兼用滋阴、养血,随证治之。

  辨气血最关键

  刘老师认为,辨治慢性乙肝,辨气血最为关键。根据临床观察,他将慢性乙肝分为“气分肝炎”和“血分肝炎”两种基本证型,分别创制了柴胡解毒汤和柴胡活络汤(刘渡舟教授所谓气分肝炎和血分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参见本刊2006年第4期24页“名医名方”栏目——编者注)。

  气分肝炎以清热利湿解毒、调理气机为主,兼以疏通血络;血分肝炎既要清热解毒、调畅气机,同时也要活络祛淤、养血和血。这是因为肝脏既主疏泄、喜条达,其气机的畅达能促进血脉的运行;而肝脏又能藏血,故肝病恒多气血郁滞之病,因此其治疗也要兼顾气血,只是视具体情况而各有侧重。

  经验点滴

  ◆对于湿热发黄,用茵陈、栀子等清利湿热而退黄,治疗要有耐心。因为湿热缠绵,难以一时尽去。要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务使湿热邪气尽去才可罢手。若留有余邪,便可能出现反复,更加难治。

  ◆有一种湿热较重的病证,口渴喜饮,舌苔黄厚而腻,需用三石柴胡解毒汤,即柴胡解毒汤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有些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例转氨酶居高不下,用柴胡解毒汤往往效果不显,这时使用本方治疗,一般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若以肝区疼痛为主,或肝炎病痊愈后唯见肝区疼痛,可予柴胡止痛汤。此方亦为刘老师自制。其方组成:柴胡、延胡、川楝、当归、白芍、刘寄奴、土元、茜草、皂角刺、片姜黄、海螵蛸、枳壳、紫菀。

  ◆如果胁下拘急疼痛,食少乏力,脉弦而缓,用柴胡剂不效,此为土虚木乘,治之宜用小建中汤。待其痛止之后,如果病情需要,再用疏肝之剂。慢性迁延性肝炎,右胁放射性疼痛,上达肩臂,下至腰部,或见右臂与手指麻木,下午腹胀,脉弦而缓,用本方有效。

  ◆若阴虚血热甚,证见五心烦热、衄血,或遗精,舌红绛,脉细数者,用刘老师自制柴胡鳖甲汤。方用鳖甲、牡蛎、玉竹、生地黄、麦门冬、沙参、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用土元、茜草活血通络,配合鳖甲、牡蛎软坚,少用柴胡疏肝理气,并引诸药入于肝。有湿热者加用茵陈清利湿热。

  慎用补法

  据刘老师的经验,慢性乙肝要慎用补法,在疾病初期尤其要注意。此病湿热夹毒,邪气较甚,气滞血郁,往往因其湿重和气滞而见有身倦疲乏、不耐劳作的症状,似乎气虚,但断不可早用补气;而由于热及血分,血郁血热,往往有五心烦热,似乎阴虚,但断不可早用滋阴。只有到了疾病的中、后期,正虚突出,始可补虚,但也未可单纯用补,还是要兼顾其邪实的一面。

  治病解惑

  问:乙肝患者如何养生?

  王灵台教授:和其他慢性病一样,慢性乙肝除了服药治疗外,还要注意“养生”。概括而言,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疾病,并定期随访。二是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相宜,除了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情况,可以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不能过度劳累。三是调理营养,在病情活动时宜少食、素食,不吃补食和补药,可少食海鲜、羊肉、鸡肉、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不能饮酒。

  问:慢性乙肝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吗?

  傅延龄教授:慢性乙肝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荤腥油腻。不少患者错误地以为得病以后要加强营养,或囿于肝炎需要高蛋白食物以利于肝细胞修复的理论而大量摄取蛋白或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殊不知适得其反。临床上,由于大量进食高蛋白而致肝病加重,以至病情反复的情况比比皆是。

3/4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