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乙携者预防不可松懈

  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可以正常上学、就业,但也必须注意自身的保健、医学观察和随访。在我国,母婴垂直感染是乙肝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绝大多数携带者是从婴幼儿时期感染的。

  2007年5月3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劳动部门和医疗机构共同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明令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理由,拒绝招用或者辞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这就意味着全国大约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今后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和其他公民同等的权益.

  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地区,每年报告乙肝新发病例近100万。全国约有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另外还有3000万处于发病状态的乙肝病人,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垂直(分娩和围产期)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一般接触也不会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然而,长期以来社会上不少人对乙肝的认识存在误区,误认为乙肝是一种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导致不敢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接触,用人单位不敢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近年来造成侵害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刘博士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被乙肝病毒感染,也具有传染性,但肝功能在正常范围,肝组织无明显损伤,不表现临床症状,在日常工作、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注意保健、医学观察和随访

  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可以正常上学、就业,但也必须注意自身的保健、医学观察和随访。在我国,母婴垂直感染是乙肝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绝大多数携带者是从婴幼儿时期感染的,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没有识别和清除的能力,于是病毒就潜伏下来,在人体的肝细胞内生存,这种专门针对一种病原体的免疫缺陷叫做免疫耐受。这时,人体免疫系统不对病毒所在的细胞进行攻击,二者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尽管检测HBV―DNA定量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但肝功正常,人体没有任何症状。进入青壮年以后,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成熟了,有可能对包含乙肝病毒的细胞发起攻击,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这时人体就有可能发病。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做到:定期进行检查。乙肝携带者虽然没有任何症状,肝功正常,但也要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肝功系列指标及腹部B超。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注意加强肝脏营养,尤其是注意营养素补充剂。由于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重要的传染途径之一,分娩后应及时清除新生儿的口腔及咽部的内容物,并在24小时内给婴儿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外伤出血要妥善处理,应尽量防止血液和分泌物与他人接触。

  

 乙携者预防不可松懈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3-16 07:03:00浏览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鹏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炎怎么治疗最好
一般没有骨髓炎怎么治疗最好的说法,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骨搬运技术、高压氧治疗、清创术等,一般疗效较好。建议尽早确诊并在专业骨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截肢风险。1、抗生素治疗:治疗时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针对性药物,如万古霉素,遵医嘱使用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使用可穿透骨组织达到有效浓度。急性骨髓炎需持续用药4-6周,慢性期需延长至8-12周,停药前需复查炎症标志物如CRP、血沉等,确保感染控制。2、骨搬运技术:针对慢性骨髓炎合并大块骨缺损的患者,可通过外固定架逐步牵拉健康骨段填补缺损。利用牵张成骨原理,在截断骨端施加缓慢稳定的牵引力,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新生骨痂。该技术可避免植骨排异反应。3、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舱吸入纯氧,可提高组织氧分压,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改善局部缺氧状态,加速感染灶愈合。可与抗生素及手术联合应用于难治性病例。4、清创术:通过外科手术彻底清除感染坏死组织、死骨及脓性分泌物,同时建立通畅引流。术中需采用超声骨刀精准切除病变骨段,保留健康骨膜,对于复杂病例可联合应用闭式灌洗引流系统持续冲洗1-2周,利用负压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该方法可直接减少细菌负荷,为后续修复创造条件。患者需注意,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制动患肢,避免负重导致病理性骨折。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引流管护理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复查X线片监测骨愈合情况,炎症指标正常后仍需随访1年以上。
艾亮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效果,但难以完全治愈疾病。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中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影响正常造血功能,患者常出现贫血、脾肿大、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骨髓纤维化多与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禀赋不足致使正气亏虚,易受外邪侵袭;后天失养通常是由饮食不节、过度劳累造成的,这些不良习惯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无源;长期情志不畅可能会造成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均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患者除贫血、脾肿大、乏力外,还可能伴有面色萎黄、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主要采用辨证论治。对于气血两虚证,常以八珍汤加减,通过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药物,起到益气养血的功效,改善患者贫血、乏力等症状。气滞血瘀证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等药物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缓解因瘀血阻滞引起的脾肿大等症状。此外,中成药鳖甲煎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可辅助缩小脾脏。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调整用药。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气血恢复。饮食上可适当多食用红枣、桂圆等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发热、出血等紧急情况,及时就医。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骨髓纤维化中医能不能治好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生性肿瘤,目前中医尚不能完全治好该病,但中医在骨髓纤维化的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可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帮助改善症状。首先,骨髓纤维化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骨髓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常伴有髓外造血,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贫血、出血倾向及骨髓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其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到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殖、细胞因子网络的紊乱以及骨髓微环境的改变等多个复杂环节。这些病变较为复杂且深刻,目前的医学研究表明,仅依靠中医治疗难以从根本上逆转这些病理改变,无法完全消除骨髓纤维化的病灶,也难以纠正已经紊乱的造血功能和细胞因子网络。其次,中医缺乏像西医那样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手段,无法直接针对骨髓纤维化的异常造血干细胞进行靶向治疗,也难以迅速抑制纤维组织的增生。然而,中医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然后采用个体化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中药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骨髓微环境,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减轻贫血、乏力、出血等症状,缓解脾脏肿大带来的压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此外,还要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穿刺、腹部超声等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刘尚勤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难以彻底根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可得到显著改善,其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放射治疗等。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化疗药物如烷化剂和皮质类固醇可抑制浆细胞增殖,但可能伴随较大副作用。靶向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通过特异性作用于浆细胞的分子通路,抑制其生长和存活。免疫治疗药物如单克隆抗体可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2、干细胞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首先通过高剂量化疗清除患者体内的异常浆细胞,随后将预先采集的自体干细胞回输以重建正常造血功能。干细胞移植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但可能伴随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风险。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由于风险较高,通常仅用于特定高危患者。3、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主要用于局部病变的控制和症状缓解。对于孤立性浆细胞瘤或局部骨痛明显的患者,放射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并抑制肿瘤生长。放射治疗通常采用低至中等剂量,以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此外,放射治疗还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病理性骨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需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参与支持性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