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乙肝抗病毒药物各有千秋

  “抗病毒治疗可实现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即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并出现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标志着机体出现了保护性抗体,是目前慢性乙肝临床治疗所能取得的最高目标。日前,这一消息甫一传出,便激起支持、质疑等迥异的反应,对“慢性乙肝”的关注再度升温。

乙肝抗病毒药各有千秋


  “慢性乙肝”、“携带慢性乙肝病毒”,向来是患者、携带者心底的隐痛,对疾病的恐惧和缺乏了解,使他们在求学、就业、婚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有时,疾病本身并不可怕,无知和误解会成为对抗疾病时最大的敌人。

  传播四途径

  循证医学表明,慢性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相同,即经血和血制品、母婴垂直传播、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不会通过同桌共餐、同室办公等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传播。因此,患者、病毒携带者、健康人无须为此惊惶。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乙肝治疗的首要原则,抗炎保肝、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等治疗手段必须在抗病毒的基础之上,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酌情运用。

  乙肝抗病毒药各有千秋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乙肝治疗的5大“是否”

  治疗三阶段

  治疗中最容易达到的第一阶段是“解决温饱”: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肝功能恢复正常。第二个阶段是“达到小康”:e抗原转阴,出现e抗体,即e抗原血清学转换,病情缓解。通俗的讲法就是三驾马车,谷丙转氨酶(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样,绝大多数病人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就会降低。在取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基础上,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奔向富裕”,实现第三阶段即表面抗原转阴,最后出现表面抗体,即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国内外临床资料认为,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获得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获得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的先决条件。

  药物两大类

  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类药物各有专攻。

  干扰素的优点是兼有抑制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双重机制,疗程相对固定,对转氨酶比较高、病毒水平不很高、比较年轻的病人疗效较好,e抗原转换率也比较高,通过干扰素的免疫调节机制,有望达到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最高目标。其中,长效干扰素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有利于收获良好的疗效,可以取得现有乙肝药物中最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但是,干扰素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发热、一过性骨髓抑制、类流感样症状等不良反应。而且,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用干扰素,如黄疸、肝硬化失代偿期、有症状的心脏病等患者都应慎用。

  核苷酸类似物是口服药物,疗效比较快速,服药以后病毒水平很快就能降低。缺点是疗程不固定,需要长年服药;长期服药的过程中会产生耐药。不能耐受干扰素的免疫抑制状态的病人,可选择核苷类似物治疗。

  很显然,我们不能用效果优或劣来简单评价这两类药物。患者必须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医嘱进行选择。

  

 乙肝抗病毒药各有千秋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3-12 12:59:00浏览8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牙龈萎缩有什么药可以治疗
牙龈萎缩可选用碘甘油、丁硼乳膏、维生素C片、甲硝唑等药物辅助治疗。如果牙龈萎缩严重,伴有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牙龈出血不止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牙周探诊、X线检查等,以明确牙龈萎缩程度和病因。1、碘甘油:如果牙龈萎缩是由牙龈炎症引起的,碘甘油能直接作用于牙龈,减轻炎症反应。遵医嘱使用该药物可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缓解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一定程度上阻止牙龈进一步萎缩。将碘甘油涂抹在牙龈缘,可促进牙龈炎症消退,改善牙龈健康状况。2、丁硼乳膏:丁硼乳膏含有丁香酚和硼砂。丁香酚有安抚镇痛作用,能缓解牙龈因炎症产生的不适;硼砂可抑制口腔内细菌。遵医嘱使用丁硼乳膏,在清洁口腔的同时,能减轻牙龈炎症,对牙龈萎缩伴有炎症的情况有辅助治疗效果,有助于维持牙龈健康,减缓牙龈萎缩进程。3、维生素C片:维生素C对维持牙龈及牙周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牙龈萎缩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护牙龈健康。健康的牙龈组织能更好地抵御外界刺激,减少炎症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牙龈萎缩状况,维持牙龈正常形态和功能。4、甲硝唑:甲硝唑能抑制厌氧菌的DNA合成,从而杀灭细菌,减轻牙周炎症。在治疗牙周病相关的牙龈萎缩时,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可减少牙周袋内的细菌数量,缓解炎症,对牙龈萎缩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饭后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避免使用过硬的牙刷,防止损伤牙龈。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半年至一年一次,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牙周疾病。避免过度用力刷牙、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减少对牙龈的损伤。若有牙结石、牙菌斑等问题,应及时进行洗牙等牙周治疗,维护牙龈健康。
张波波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手术后大腿肌肉松弛是萎缩吗
手术后大腿肌肉松弛不是萎缩。肌肉松弛主要由术后制动、神经功能暂时性抑制等因素导致,是可逆的功能性改变;而肌肉萎缩是肌肉组织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实质性体积减小,属于结构性病变。针对术后大腿肌肉松弛,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展康复训练。首先,术后大腿肌肉松弛多因肢体活动受限和神经功能调整引起。手术创伤后,为促进伤口愈合和避免二次损伤,患者需长时间卧床或限制肢体活动,肌肉缺乏主动收缩和拉伸刺激,导致肌纤维弹性下降、肌张力降低,进而出现松弛表现。同时,手术应激和麻醉等因素会对神经功能产生暂时性抑制,影响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和调节,使肌肉收缩力量减弱,表现为松弛状态。这种变化未涉及肌细胞数量减少和肌纤维结构破坏,与肌肉萎缩时肌纤维变性、坏死及肌肉组织减少的病理过程不同。其次,肌肉松弛与萎缩具有明显区别。术后肌肉松弛表现为触摸大腿肌肉时质地变软,肌肉张力低于正常水平,但肌肉体积在短期内无显著减小,通过适当康复训练,如肌肉等长收缩、关节活动度练习等,可较快恢复肌肉弹性和力量。而肌肉萎缩不仅表现为肌肉质地变软,还会出现肌肉体积明显缩小,严重时可见肢体周径变细,若不进行针对性治疗干预,肌肉功能和体积难以恢复。平时,建议定期复查评估肌肉恢复情况,根据康复进程调整训练方案,有助于加速肌肉功能恢复,避免因长期制动发展为肌肉萎缩。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肌肉萎缩了怎么才能恢复,可以雾化治疗吗
肌肉萎缩可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方法恢复。该疾病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通常不影响雾化治疗,若伴有咳痰、痰液黏稠等呼吸道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通过雾化缓解不适。1、康复训练:针对不同部位和程度的肌肉萎缩,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肢体肌肉萎缩可进行力量训练,使用哑铃、弹力带等辅助器材进行屈伸、抬举等动作,逐步增加肌肉负荷,刺激肌肉生长;还可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肌肉耐力。2、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通过电极片贴在萎缩肌肉表面,发出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流,刺激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按摩则能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肌肉粘连情况,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活动能力。3、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多吃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补充剂,如复合维生素、蛋白粉等。4、药物治疗:若因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可使用甲钴胺营养神经,为肌肉恢复提供条件。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5、手术治疗:对于因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肌肉萎缩,若存在神经卡压、肌肉挛缩等情况,可能需要遵医嘱进行手术干预。神经松解术可以解除神经受压,恢复神经传导功能,促进肌肉恢复;肌腱转移术将功能较好的肌腱转移到萎缩肌肉处,替代其部分功能,改善肢体活动能力。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肌肉受压。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因过度训练造成二次损伤。若肌肉萎缩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硬化萎缩性苔藓吃什么药
硬化萎缩性苔藓患者可口服阿维A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依据个人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药物,并定期复诊。1、阿维A胶囊:属于维甲酸类药物,可调节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通过与细胞核内的维甲酸受体相结合,影响相关基因转录,纠正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异常的增殖和分化过程,抑制皮肤局部炎症反应,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同时调节皮肤免疫功能,减轻硬化萎缩性苔藓患者皮肤的角化过度和萎缩症状,改善皮肤外观和质地。但需注意,可能引起红斑、干燥、鳞屑、甲沟炎等不良反应。2、复方甘草酸苷片:主要成分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过敏及免疫调节作用。能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减少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生成,从而减轻皮肤炎症。此外,还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纠正免疫系统的紊乱,可缓解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促进皮肤病变的恢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药物过敏反应。3、白芍总苷胶囊: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调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纠正硬化萎缩性苔藓患者体内异常的免疫应答,降低过高的免疫反应,减轻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同时,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改善皮肤微循环,为皮肤组织的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缓解硬化萎缩性苔藓的症状。本品易引起腹泻,胃肠虚弱或已有腹泻症状的患者慎用。在日常中,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另外,尽量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可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病变部位的摩擦。同时,定期对皮肤进行清洁护理,使用温和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