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肝”功波动迹象多!

  慢性肝炎患者在就诊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升高时,往往回想最近一段时间内存在饮食、休息和服药等方面是否有所不当?这些想法是正确的。那么在肝功能发生波动前,患者在脉象、舌象及症状方面有些什么迹象呢?

“肝”功波动迹象多!


  一般来说,脉象的变化较为微妙。正常时脉较柔和沉细,若脉象有力、弦细甚至弦细而数,肝功能即有可能发生波动。舌质的变化不明显,但舌苔如渐厚腻,或根部出现较厚之黄腻苔,则往往与病人饮酒或较多食用了油腻厚味之物,导致湿热加重有关。症状方面,尿色如突然由清转黄,或有明显臭秽气味,肝功能波动的可能性便很大。大便气味臭秽或发粘,也是肝功能波动的可能迹象。另外,如轻度恶心,纳食不佳,肝区隐痛等,均可能是肝功能转氨酶行将波动的迹象。

  有些病人因饮食不慎而致胃肠发炎,外感风热或风寒,出差水土改变,情绪波动,或连续摄食 过多油腻食物如涮羊肉、带鱼、月饼等都是引 起肝功能转氨酶甚至絮浊试验波动的常见因素。

  以上这些情况表明,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意味着生理内环境出现了不稳定,而生理内环境的波动则为内蕴之湿热毒邪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可见,患者的起居、劳逸、饮食、情绪的变化都是引起生理内环境发生变化的因素。因此,这些方面都应尽量保持稳定,也就是减少肝功能的波动,有利于肝病的恢复。

  

 “肝”功波动迹象多!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2-27 07:12: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以前感染过乙肝,现在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一般是指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患者既往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如果经治疗后,母亲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载量低,则通常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如果乙型肝炎病毒的载量高,且宝宝未接种疫苗,则不建议母乳喂养。对于大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来说,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后,其体内的乙肝病毒载量低,传染性相对较弱,此时其肝功能正常,身体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并且宝宝出生后及时接种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获得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母乳喂养一般是安全的。但母亲应定期复查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确保自身健康状况稳定。然而,如果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载量高,肝功能异常,有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或者宝宝在出生后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这种情况下是不建议母乳喂养的。乙型肝炎病毒载量高时,传染性较强,通过母乳传播给宝宝的风险增加。肝功能异常表明母亲身体状况不佳,可能无法承受母乳喂养带来的负担。如果宝宝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缺乏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容易被感染。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母乳喂养,选择配方奶粉喂养宝宝。家长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确保宝宝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若期间出现其他明显不适时,则需要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