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揭秘肝脏上的“钙化点”

  随着B超和CT的普及,肝脏钙化灶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肝内钙化灶是否疾病,是否需要治疗一直是困扰民众的疑问,因此有必要了解肝内钙化灶的相关知识。

  肝内钙化灶指在B超或CT图像上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在20-50岁的人群多见,男女出现率均等,一般为单个钙化灶,右肝多于左肝,很少同时出现左右肝钙化灶。形成肝内钙化灶的病变很多,包括:

  ①肝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因素;

  ②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

  ③寄生虫感染;

  ④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内转移瘤钙化;

  ⑤先天发育形成,子宫内的胎儿有肝内钙化灶形成,常合并先天畸形,发现率为0.057%。

  诊断和鉴别肝内钙化灶首选B超;CT分辨率高,显示钙化清晰,主要用于B超难于鉴别肝内钙化灶,尤其怀疑肝内转移瘤时。多数肝内钙化灶是在正常体检时偶然被发现,对于肝内单个或多个孤立无融合的钙化灶,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肝脏大小和形态无异常者,可能与先天发育、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或损伤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病变,如肝内胆管结石、脓肿或肝脏创伤愈合后改变。这类肝内钙化灶的B超图像特点是:呈“品字”或“等号”状分散的强回声,走行于胆管腔外,后方大多无声影或淡的声影,同时无肝内胆管扩张。对这类肝内钙化不需治疗,为了慎重起见,对于这类钙化灶可以随访观察达2~3年,每3~6月复查B超检查。

  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钙化灶B超图像特点是:后方伴声影的强回声团走行于肝内胆管内,一般多发呈串珠样。如果强光团周围出现液性暗区,同时伴有近侧胆管狭窄和远侧胆管扩张,更能确定为肝内胆管结石。CT能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病变,增强扫描还可确定B超难以显示的局限性轻度胆管扩张和肝萎缩,并除外其它病变。

  原发于肝脏的良性肿瘤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钙化多见,分隔瘤体的纤维隔和小血管可发生钙化,呈斑点状或条带状。原发性肝癌钙化罕见,发生率仅为0.36%~1.2%,多见于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和肝母细胞瘤,前者多见天青少年,后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钙化灶出现于肿瘤内部,呈星状或结节状。肝内转移瘤钙化灶是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形成的癌灶,多见于直径3cmc以上的病灶,小于2cm者较少钙化,钙化可分布于肿块中心或周边,有的分布于整个病灶中,转移瘤的B超图像的典型表现为“牛眼”征,即边缘为低回声中心为高回声。转移瘤的CT表现也是多种表现,呈砂粒样钙化、不规则斑片状或斑点状钙化。总之,转移瘤的钙化灶的分布和形态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怀疑为肝内转移瘤钙化灶者,首先要考虑大肠癌转移,其次为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肺癌、平滑肌肉癌、胰岛细胞瘤、骨肉瘤黑色素瘤等转移,因此要积极寻找原发癌灶。肿瘤钙化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可能与营养性钙化,即肿瘤因出血或缺血变性坏死而引起或肿瘤本身分泌一些物质如糖蛋白和粘多粮导致钙化有关,肝内转移瘤钙化常常伴有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肿瘤钙化会加速肿瘤细胞的死亡。钙化的肿瘤细胞是必然死亡的细胞,因此,肿瘤伴有钙化常提示预后较好。但是,钙化灶不能作为诊断原发还是继发性肿瘤的依据,更无法鉴别其良恶性,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必要时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获得组织学诊断结果。

  肝脏寄生虫病也可以出现钙化,常见有包虫病和肝血吸虫病,前者多见于牧民,后者多为疫区的农民和渔民。肝包虫病肝脏的病灶是无数小囊泡集而成,呈弥漫浸润生长,与正常肝组织界限不清楚,囊璧有钙盐沉积。在B超图像上呈囊肿伴有声影的强回声,CT表现为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可见广泛颗粒或不定形钙化,病灶中心部可发生液化坏死,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大量的钙化和浸润灶中大小不等的囊状低密度区是特征性CT征象。肝血吸虫病的B超和CT图像随感染程度不同呈现多种表现,特征性图像为肝包膜钙化,肝实质的间隔样钙化,共同围成“地图肝”或“龟背样”表现。肝内慢性炎症以肝结核和肝脓肿多见,少见于霉菌病、布鲁菌病、门静脉血栓形成和结节性病。这类钙化灶缺乏特征性B超和CT图像,难于与原发性肝癌和肝内转移瘤鉴别。但是,X线平片的诊断很大,平片上50%肝区见均匀弥散于肝左右两叶的钙化灶,90%大小为8~12mm,个别融合性钙化灶可达3~4cm,而且65%患者胸片上可见肺结核征象。肝脓肿钙化多发在愈合期,发生于囊璧或病灶边缘,甚至在肝脓肿愈合后十多年B超或CT检查仍显示较完整钙化环,并清晰地勾画出原始脓肿的大小和形态。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钙盐沉积形成。

  总之,对肝内钙化灶不必盲目害怕和恐惧,首先要排除肝脏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继而要区分肝脏感染和炎症,最重要的是应该到正规的肝胆外科或普通外科进行诊疗。

  

 揭秘肝脏上的“钙化点”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2-06 07:01:00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余亚会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老年人化疗对身体危害有多大
通常情况下,没有老年人化疗对身体危害有多大的说法,老年人进行化疗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脱发、心脏损伤、肝肾功能损伤等危害。 1、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一般都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情况,比如白细胞减少症、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患者还可能会伴有发热、贫血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停止化疗。 2、胃肠道不适 由于化疗药物一般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部分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脱发 化疗药物一般会损伤毛囊,导致脱发的症状。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促进头发再生。 4、心脏损伤 部分化疗药物可能会对心脏造成损伤,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 5、肝肾功能损伤 由于大部分的化疗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以及肾脏代谢,如果患者长期用药就可能增加肝肾功能的负担引起损伤。因此要定期去医院做各项检查,一旦出现了异常情况,需要立刻停止用药,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如果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老年人血脂稠吃什么药效果好
老年人血脂稠可以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能够缓解以上现象。 1、阿托伐他汀钙片 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能够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降低体内的胆固醇。但是部分人群服用以后,可能会伴随着肌肉疼痛、肌肉无力、肝区不适等不良反应,此时常发生在用药初期或增加药物剂量以后,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一般在停药后或减药后会自行消退。 2、瑞舒伐他汀钙片 是一种降脂以及降低胆固醇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不适症状,也对血脂稠的改善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该药物服用以后可能会伴随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皮肤变黄、食欲下降等现象,一旦出现后应立即停止用药,并且到医院进行就医治疗。 3、辛伐他汀片 该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类的降脂药,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服用药物以后也能够改善血脂异常的现象。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可能会伴随着腹胀、头痛等现象,通常可以不用进行特殊治疗,若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除了上述药物以外,还可以服用非诺贝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使用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避免盲目用药造成损害。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老年人眼干涩用什么眼药水好
老年人眼干涩一般可以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萘敏维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1、玻璃酸钠滴眼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属于一种人工泪液,具有滋润眼睛的功效,也具有缓解眼睛干涩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干眼症等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眼睛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2、聚乙烯醇滴眼液 聚乙烯醇滴眼液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润滑眼睛的功效,也具有缓解眼睛干涩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结膜炎等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出现眼睛瘙痒、眼睛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3、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 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的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具有润滑眼睛的功效,也具有缓解眼睛干涩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角膜炎等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出现眼睛疼痛、视力下降等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4、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 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的主要成分为门冬氨酸钾镁和维生素B6,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门冬氨酸钾镁可以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平衡及体内的酸碱平衡;而维生素B6则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缓解眼睛干涩的作用。 5、萘敏维滴眼液 萘敏维滴眼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萘甲唑啉、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其中盐酸萘甲唑啉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具有收缩血管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症状。如果老年人存在上述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老年人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部。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老年人积食快速解决方法
一般没有老年人积食快速解决方法的说法,老年人积食多考虑是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也可能与胃肠道动力减弱、慢性胃炎等有关,通常可以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不良的饮食习惯 由于经常暴饮暴食、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或者不爱运动等,可能会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长时间堆积引起的,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的症状。老年人患者一般可以通过腹部顺时针按摩的方式来促进胃肠道蠕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积食,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来治疗。 2、胃肠道动力减弱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会逐渐减弱,导致食物无法及时消化和吸收,引起积食。因此要合理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老年人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等药物,帮助消化,缓解积食的不适。 3、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逐渐发展成慢性胃炎,其典型的症状有上腹部不适、饱胀、嗳气、消化不良等。老年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等药物来改善病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来辅助治疗。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与胃溃疡有关,如果积食等不适的症状长时间没有得到好转,患者就要及时去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王跃华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三甲
老年人晚上睡觉头晕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晚上睡觉头晕可能是由于贫血、眩晕症、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贫血 当贫血的程度超出人体代偿机制时,即会出现临床症状,比如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等,可使老年人出现晚上睡觉头晕的情况。老年人的贫血多数是缺铁性贫血,因为大多数的老年人其肠胃功能比较弱,加上对铁元素的吸收欠佳,所以就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建议遵医嘱口服一些铁剂进行治疗,比如硫酸亚铁片或者是多维铁口服溶液,也可以口服右旋糖酐铁等。在服用铁剂期间建议可以多吃一些含铁元素比较高的食物,比如黑木耳、瘦肉、动物肝脏等。 2、眩晕症 眩晕症是指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动、倾斜或升降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站立和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等,但一般无意识障碍。部分患者还可伴恶心、呕吐、全身大汗和面色苍白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可由耳部疾病、眼部疾病、脑部疾病、肿瘤或外伤等引起。如果老年人晚上睡觉头晕,可以通过CT、MRI、眼震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眩晕症的老年人可遵医嘱服用异丙嗪、苯海拉明、东莨菪碱等前庭抑制药治疗,但此类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抑制中枢代偿机制。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持续性重症眩晕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心脏冲动形成或传导异常。以心悸、心跳停歇感、胸闷、乏力、眩晕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时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老年人晚上睡觉头晕可能是心律失常所致的。药物治疗可以选择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硝普钠、哌唑嗪等血管扩张剂以扩张血管。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以用以调节血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和稳定斑块。 此外也可能是高血压等导致,建议积极就医检查后对症治疗。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老年人肛门瘙痒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肛门瘙痒的原因可能包括饮食不当、肛门湿疹、痔、肛周炎、肛周脓肿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1、饮食不当如果患者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刺激肛门周围皮肤,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适当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苹果、香蕉等。2、肛门湿疹肛门湿疹是指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能与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局部刺激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瘙痒、红肿、渗出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3、痔痔是指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可能与长期饮酒、长时间久坐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肛门瘙痒、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速宁片、地奥司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痔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4、肛周炎肛周炎是指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可能与局部外伤、局部摩擦、局部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5、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指发生在肛门、直肠和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可能与肛周皮肤外伤、肛周皮肤病、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肛门周围持续疼痛、排便困难、肛门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老年妇科病是怎么引起的
老年妇科病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也可能源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疾病因素。如果发现老年女性出现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宫颈涂片检查、HPV检测、妇科超声、诊断性刮宫等,以明确诊断及病情。一、非疾病因素:雌激素对维持阴道黏膜的厚度、弹性及阴道内正常pH值至关重要。老年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显著减少,使阴道黏膜变薄、干涩,局部抵抗力降低,病原体容易入侵,从而引发一系列妇科疾病。可考虑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局部涂抹,比如结合雌激素乳膏,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二、疾病因素:1、阴道炎:常见的有老年性阴道炎,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内pH值升高,乳酸杆菌减少,其他致病菌大量繁殖所致。症状有外阴瘙痒、灼热感,白带增多且呈淡黄色。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抑制细菌生长。2、宫颈炎:老年女性的宫颈炎多由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引起,也可能因曾经的急性宫颈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病原体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症状可能有白带增多、异常出血等。治疗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3、子宫肌瘤:部分老年女性的子宫肌瘤在绝经后可能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逐渐萎缩,但也有部分肌瘤持续生长。子宫肌瘤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若肌瘤较大,可能出现腹痛、尿频、月经改变等症状。若症状明显,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进行治疗,具体需遵医嘱。日常老年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保持外阴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造成内分泌失调,增加妇科疾病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