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乙肝母婴阻断常规

  我国大中城市以及比较发达的乡村,已经普及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12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更多请关注:小三阳妈妈可以给孩子喂奶吗  未生育者治乙肝可先用干扰素

  也可以 在出生12小时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个月后再注射第二次 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和第三针乙肝疫苗。>>>>乙肝哺乳问题谁说了算?

  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后,病毒携带率是明显下降了,比如说1992年3月到14岁的儿童,乙肝病毒的携带率是将近12%,可是到了2002年这个携带率已经下降到不到5%,所以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新生儿注射有适应症和禁忌症,建议您在知情和自愿的情况下,在正规医院遵医嘱用药。

  

 乙肝母婴阻断常规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008-12-01 08:53:00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为什么会长荨麻疹,最简单自愈方法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包括食物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通常可以通过去除诱因、皮肤护理、调整饮食等方法促进自愈。一、病因:1、食物因素:某些食物可能会诱发荨麻疹,常见的有鱼虾、蟹贝、肉类、牛奶等。这些食物中的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荨麻疹的发生。2、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可引起荨麻疹,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和磺胺等。药物诱发的荨麻疹可以通过免疫机制或非免疫机制引起。免疫机制是指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3、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可能成为荨麻疹的诱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接触动物皮毛、花粉、尘螨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过敏原,都可能使皮肤出现风团和瘙痒等荨麻疹症状。二、自愈方法:1、去除诱因:明确并远离诱发荨麻疹的因素,如食物过敏,需避免食用相关食物;药物过敏,应停止使用致敏药物;环境因素导致的,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洗浴产品,避免用热水烫洗皮肤,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同时,要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3、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及海鲜、羊肉等易致敏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减轻身体的过敏反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荨麻疹可能有一定效果。如果荨麻疹症状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荨麻疹和湿疹一样吗
荨麻疹和湿疹不一样,尽管二者都属于皮肤疾病范畴,但在多个方面有着明显区别。从发病机制来看,荨麻疹主要与机体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相关。当机体接触到过敏原,如食物(海鲜、牛奶等)、药物、花粉等,体内免疫系统会迅速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这些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细胞致敏。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致敏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会促使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而湿疹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涉及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等;外在因素有环境因素、接触过敏原、微生物感染等。在症状表现上,荨麻疹的特征较为明显,通常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风团,颜色可为红色、苍白色或正常肤色。风团一般在数小时内出现,可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容易反复发生,瘙痒感剧烈。而湿疹的症状根据不同阶段有所不同。急性期湿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出;亚急性期则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湿疹皮肤会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同样伴有瘙痒,且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对于荨麻疹,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来缓解症状,抗组胺药物能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血管扩张和瘙痒。对于湿疹,若有渗出,可遵医嘱使用硼酸溶液湿敷,减轻渗出。待渗出减少后,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抑制炎症反应。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病因包含非疾病因素,如运动、情绪波动;以及疾病因素,例如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等。对于患有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患者,建议日常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热环境。一、非疾病因素:1、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热增加,促使机体释放乙酰胆碱。当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时,会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进而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对于此类因运动诱发的患者,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如散步、瑜伽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2、情绪波动: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激动等强烈情绪状态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刺激胆碱能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胆碱能性荨麻疹症状。患者需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二、疾病因素: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引起神经病变,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当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调时,易释放乙酰胆碱,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2、嗜铬细胞瘤:该肿瘤会间断或持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代谢紊乱,身体产热增加,刺激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进而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是否存在相关疾病因素。同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丘疹荨麻疹是什么样的怎么治
丘疹荨麻疹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丘疹、瘙痒、红肿等。这些症状由过敏反应或炎症反应引起,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分析。丘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避免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及饮食调整等。避免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或环境因素,减少炎症反应。保持皮肤清洁需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搔抓。饮食调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丘疹荨麻疹的常用方法,包括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缓解瘙痒和红肿,适用于轻中度症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用于控制严重炎症反应,适用于重症患者。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副作用。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冷敷和光疗等。冷敷适用于急性红肿和瘙痒,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光疗如窄谱UVB照射可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患者。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注意剂量控制和皮肤保护。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丘疹荨麻疹需注意健康管理和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或化学物质。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保湿剂。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若出现皮肤丘疹、瘙痒或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