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乙肝 中医“辩”着治

  疏肝宜柔

  肝为刚脏,肝体宜柔,肝用宜疏。彭勃认为,慢性肝病多兼有气郁之证,治疗用药宜柔中兼疏,疏中兼柔,使气血调和。一要防止疏泄太过,以免有损肝体,一要避免养阴碍胃。同时彭勃还认为在一张处方中不宜用多味疏肝药,取药应轻疏柔和而不伤阴,常用者有郁金、合欢花、绿萼梅、生麦芽等。其中生麦芽甘咸微寒,既可疏肝又可健胃,药性平和,为常用之品。疏肝汤剂若久服,药方不宜过大,药量不宜过多,更须注意柴胡升散之性。另外,要疏肝与柔肝并用,如与枸杞子、白芍配伍,即可协同提高疗效,又可制约药物之散性。

  治乙肝 中医“辩”着治小编推荐: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众多,有极一少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详情请看>>>>乙肝“阳转阴”解答篇]

  健脾宜早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应注重调理中州,自始至终注意顾护脾胃。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肝病治疗应将顾护脾胃放在首位。彭勃一般选用党参、砂仁、山药、扁豆等益气升阳、醒脾健中。

  彭勃认为《内经》有“厥阴不治,求之阳明”,及厥阴应“调其中气,使之和平”之论。故慢性肝炎每当出现肝气亢盛,木盛侮脾时,其脾气必虚,此时必须扶脾抑木,以制过盛之肝气。倘脾气衰败,纵有灵丹妙药,亦难起沉疴。

  得了肝炎如何科学治疗?

  当心养阴

  慢性活动型肝炎重点在于滋养肝肾之阴,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血赖肾精供养,肾精依肝血补充,同源于水谷精微,有乙癸同源之说。如湿郁内盛,郁而化热,病久毒热耗损肝肾精血,致肝肾阴虚,阴虚而生内热,以致阴虚为本,热邪为标,则发为本虚标实证。彭勃认为,对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来说,治疗中保存一分阴血便有一分生机,并要防止阴亏进一步发展致动血出血。一贯煎是滋补肝阴的代表方。若从“体阴用阳”出发调补肝气时可重用生黄芪。

  慢性肝病的治疗中只有阴血得以补充,病情才能得以恢复,切忌再伤其阴,惟有阴血得复,血燥得滋,肝得柔养,肝功能的恢复才有可能获得巩固,而免于复发。彭勃认为“阴无骤补之法”,养阴须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之上守方稳进,方可取得较好疗效。他选用养阴之品常用山药、大枣并以其为伍,既益气又养阴,既生津又调营,健而不燥,补而不腻。

  治乙肝 中医“辩”着治小编推荐:对于乙肝病毒携带的妇女而言,“乙肝”病毒通常……[详情请看>>>>乙肝准妈妈 孕育“三大基石”]

  注重解毒

  治疗乙型肝炎一般以解毒为重点,解毒既要解热毒,同时又要注意解湿毒,解热毒常用白花蛇蛇草、蒲公英、板蓝根、野菊花、虎杖、苦参、半枝莲、败酱草、鱼腥草、连翘等,解湿毒用土茯苓、粳米、半边莲、蚕沙、萆解等。但彭勃认为对于慢性病来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使患病不久,仍有虚证,所以祛邪药物只能暂用而不可长用,防止虚虚之戒。尤其在解毒的同时仍要注意避免伤阴,一不可过于辛燥,二不可过于苦寒。

  留心治痰 勿忘化瘀

  临床上一部分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顽固难治,与痰瘀胶着有密切关系。究其病机,多由于湿热久羁,日久炼液成痰,痰浊内生,痰浊阻络,血行不畅,以致血瘀,痰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以致形成胶着不解的局面,故治疗中单纯用化痰祛湿或者单纯用活血化瘀任何一种方法均不易见效,必须兼顾痰瘀两方面。彭勃认为“治痰勿忘祛瘀,治瘀勿忘化痰”,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芥子、吴茱萸、生姜、党参、泽泻、丹参、赤芍、桃仁、红花、泽兰等涤痰化瘀之品组成基本方。久病入络,血瘀络阻是肝病病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一种必然的病机转化,所以彭勃认为临床对慢性肝病即使无明显血瘀见症,亦应在此病机显现之前在补肝健脾方内酌加活血化瘀之品,而并非到上述血瘀证完全显露才用去瘀通络之法。软坚化瘀药多选用田七、鳖甲、赤芍、丹参、丹皮、**甲等。

  

 治乙肝 中医“辩”着治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008-12-01 08:01:00浏览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嘉宝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怎么办
肠道息肉怎么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可能与饮食不良、便秘、遗传因素等有关。 1、饮食不良 如果长时间饮酒、吃油腻的食物、海鲜,会导致肠道黏膜发生腹泻,而肠黏膜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很有可能会形成肠息肉。若肠息肉较小,在平时的生活中,患者应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戒除烟酒,避免高脂肪以及红肉的过多摄入。若患者的息肉体积比较大,可根据医嘱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2、便秘 便秘是一种症状,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如果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当、精神压力比较大等会引起便秘。便秘时,粪便里的残渣、毒素就在肠道里边停留的时间长,对肠上皮黏膜有刺激,引起肠息肉。便秘的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可多食用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类,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情况。便秘严重者也可使用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 3、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很多肠息肉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史,如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恶变率低的特点。对于有症状的肠息肉或可疑病变的结肠息肉,可进行剖腹手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进行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也会导致肠息肉,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和内痔的区别
肠道息肉和内痔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1、发病原因不同肠道息肉是一种从肠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可能与长期饮酒、长期吸烟、长期便秘等原因有关。内痔是一种位于肛门齿状线以上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久坐等原因有关。2、症状不同肠道息肉可能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等症状。内痔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痔核脱出、肛门瘙痒、疼痛等症状。3、治疗方式不同如果肠道息肉体积较小,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如果内痔体积较大,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痔切除术治疗。4、注意事项不同肠道息肉切除后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以免撕裂伤口,影响愈合。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小米粥、山药粥、苹果、葡萄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5、预后不同肠道息肉切除后一般可以治愈,预后较好。内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贫血、血栓、肛裂、肠梗阻等并发症,影响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长时间排便。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切除挂什么科
一般肠道息肉切除可以挂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肛肠科、急诊科、肿瘤科等科室。 1、消化内科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发生隆起性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选择的是正规医院,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以在消化内科进行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 2、胃肠外科 当患者的肠道部位受到慢性胃炎刺激,并且在之后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就有可能会引起肠道出现息肉。所以这属于胃肠方面的疾病,患者可以去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3、肛肠科 肠道息肉切除一般是在肠镜下操作,所以患者也可以去到肛肠科进行检查治疗,医生可以在肠镜下使用活检钳直接钳除。手术后也需要密切关注腹部疼痛情况及大便出血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治疗。 4、急诊科 如果存在肠道息肉的患者,出现了身体发高热、腹部剧烈疼痛、皮肤发白的情况。此时给身体带来的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可以立即去正规医院急诊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5、肿瘤科 如果患者是家族遗传导致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或者是直肠、结肠癌变,可以选择到肿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病情。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也可以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科室。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