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与病毒性肝炎的千年抗争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有些患者出现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以往所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经血行感染者称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H),通过粪-口感染的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H),近年来经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证实上述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引起病毒性肝炎者有二种类型,前者称丙型肝炎(hepatitis C;HC),后者称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急性肝炎病人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一) 传染源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在甲型肝炎自然史中,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是主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时,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最高为10∶1。甲型肝炎病人在恢复期无传染性,在流行病学有意义的系甲型肝炎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患者。 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均是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天,其血液内都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期短,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如慢性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大。丙型肝炎分布世界各地,无明确地理界限,慢性丙型肝炎和HCV或抗HCV阳性无症状携带者均是本病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甲型肝炎常引起爆发流行,主要通过水或食物的污染而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可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血液透析等亦有感染HBV的危险。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系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和产后密切接触引起;但少数(约5%)可在子宫内直接感染。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而引起,本病约占输血后肝炎70%以上。 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粪-口感染。

  (三) 人群易感性  甲型肝炎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血清中抗-HAV约60%呈阳性,主要是从母体中被动获得。6个月后抗-HAV迅速下降,故在儿童期内易得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较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在乙型肝炎爆发流行时调查表明,血清中抗-HBs滴度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对HBV的抵抗力。 丙型及戊型肝炎的发病者以成人较多。现知HCV为波及全球的传染病,约80%~90%的输血后肝炎为丙型肝炎。

(实习编辑:李杏)

2008-10-28 14:00:00浏览61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中药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合理选择中药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包括复方丹参片、银杏叶片、黄芪片等,中药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虽有一定作用,但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1、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和冰片等。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三七则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冰片则有清热止痛的效果。复方丹参片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状态。2、银杏叶片:银杏叶片的主要成分是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其主要成分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等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此外,银杏叶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3、黄芪片:黄芪片主要成分是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效。黄芪能调节机体的整体机能,改善心肌和脑组织的供血情况。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黄芪可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体机能,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黄芪还可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样重要。若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或已患病,还需定期体检,遵医嘱进行综合治疗。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脑血管狭窄能活几年
脑血管狭窄患者的预期寿命并无固定时间,其生存期长短主要取决于狭窄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疾病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等因素。若患者能够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并有效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期寿命可显著延长。脑血管狭窄根据狭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完全闭塞。轻度狭窄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可维持正常生活。中度狭窄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症状,若能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情况较为严重,易引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但即便如此,通过综合治疗,部分患者仍可存活多年。此外,脑血管狭窄患者的预期寿命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均会增加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进而影响寿命。若患者能够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建议患者在确诊脑血管狭窄后,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轻度狭窄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以稳定斑块、预防血栓形成。中度及以上狭窄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手术治疗。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脑血管狭窄堵塞吃什么饮食好
脑血管狭窄堵塞可通过食用洋葱、燕麦、西兰花等食物来辅助调理身体状况,一般是比较好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等。减少添加糖摄入,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防止血糖波动影响血管健康。1、洋葱:洋葱富含前列腺素A,这种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进而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对脑血管狭窄堵塞患者有益。同时,洋葱中的槲皮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减少因血栓堵塞脑血管的可能性。2、燕麦:燕麦富含β-葡聚糖,这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有助于减缓脑血管狭窄的进程。同时,燕麦能提供持续的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利于控制体重,而肥胖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西兰花: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类黄酮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是强效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维生素K参与骨骼和血管健康相关的蛋白质合成,有助于维持血管壁正常结构。类黄酮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可辅助改善脑血管狭窄堵塞状况。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应及时就医复查。
王睿智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海绵状脑血管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海绵状脑血管瘤的形成原因涵盖非疾病因素,如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以及疾病因素,例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巨细胞动脉炎等。日常生活中,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和外伤,以防瘤体破裂出血。若出现头痛、癫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一、非疾病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脑血管的形成和发育极为复杂。若在此期间,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或分化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血管结构发育畸形,进而形成海绵状脑血管瘤。二、疾病因素: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患者全身的血管,包括脑血管,会出现多发性的毛细血管扩张和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其发病机制与内皮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有关,使得血管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受到破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除了脑部可能出现海绵状脑血管瘤外,还常伴有鼻出血、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胃肠道出血等表现。2、巨细胞动脉炎:炎症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同时也会破坏血管壁的结构完整性。在血管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的血管增生和扩张,形成类似海绵状脑血管瘤的病变。血管炎引发海绵状脑血管瘤的机制主要与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对于怀疑患有海绵状脑血管瘤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如MRI、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明确诊断及瘤体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