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阻断HBV垂直传播面临的争议

  乙型肝炎病毒(HBV)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如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中,排出体外后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故HBV的传染性比艾滋病病毒(HIV)强100倍以上,HBV感染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传播,包括经血传播及性/生殖传播。全球大约有20亿HBV感染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慢性HBV感染者超过3.5亿。15%~40%的慢性HBV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由于缺乏特效药物,慢性HBV感染难以根治,因此预防变得尤为关键。HBV感染的预防包括接种疫苗、阻断传播途径等。由于医院感染管理的加强,经不洁输血及注射导致的HBV感染率已大幅度降低,经性/生殖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已受到欧美普遍关注。本期我们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病中心赵连三教授撰文,介绍目前乙肝病毒感染的性/生殖途径传播研究中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HBV感染后慢性化的概率与感染者受感染时的年龄相关。例如,成年人感染后发展成为HBV慢性携带者的比例仅占5%左右,而1岁以内婴儿则高达70%~90%。据估计,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有半数是通过垂直传播被感染的。因此,HBV感染垂直传播的严重性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已采取多种医学干预措施对该途径进行阻断,但其中的某些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

  争议之一 是否存在父婴传播

  HBV感染垂直传播主要是指在孕育过程中,携带HBV的女性或男性将HBV传播给其子女。垂直传播包括母婴传播和父婴传播。垂直传播的途径涉及4个方面。

  1. 宫前感染:经受染的卵子(或精子)将HBV传播给胚胎。其中,精子传播是HBV感染父婴传播的途径。不过,宫前感染的实际流行病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一些学者完全否定父婴传播的实际存在,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父婴传播的风险相当高,这两种说法均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因此,对HBV感染父婴传播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十分必要,并应在此基础上探索可能的干预措施。

  2. 宫内感染:主要发生于妊娠晚期,其机制可能涉及妊娠晚期胎盘老化受损,孕母血液中的病毒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的血循环。

  3. 产程感染: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皮肤黏膜有微小创口,暴露于含HBV的母血或分泌物中而受到感染。

  4. 出生后感染:新生儿因接受HBV感染者母乳喂养及与患者密切接触而受到感染。

  争议之二 能否阻断宫内感染

  对新生儿联合使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已成为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有效率达95%,但仍有5%未获得有效保护。为完善现有的阻断措施,有必要对失败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普遍认为,HBV宫内感染是新生儿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阻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一些学者在妊娠晚期(即第28、32和36周)给传染性强的妊娠女性肌肉注射HBIG 200~400 IU,共3次,以阻断宫内传播。但有学者从理论上推测这一方案无效,其依据是妊娠女性使用的HBIG剂量太小。不过近十余年来,对孕母加用HBIG的方案已被国内很多学者应用并报告有效。

  产生分歧的另一个原因是对HBV感染母婴传播和父婴传播的环节和机制迄今尚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和风险性也认识不足,仅满足于现行阻断方案的95%总体成功率,未再作进一步研究。事实上,现已发表的宫内感染研究的临床设计多数不够严谨,未按妊娠女性传染性的强弱进行分层观察,再加上规范的宫内感染诊断指标尚未制订,使实际发生的宫内感染率和计算出的阻断有效率产生重大偏倚,引起无谓的学术纷争。

  争议之三 是否母乳喂养

  此外,对于乙型肝炎产妇所生新生儿的喂养,一些学者主张,只要对新生儿采取了免疫保护措施,便可不加区别地让产妇哺乳。不过,尽管母乳与奶粉相比有更多的优点,但面对可能存在的乳汁感染风险,在优质婴儿奶粉已能较好地满足孩子健康需求的情况下,仍有必要视具体情况与新生儿父母进行利弊权衡讨论,以便采取最优化的决策。事实上,门娅玲等证明,HBV DNA高复制状态产妇的乳汁具有传染性,当产妇血清HBV DNA≥105 copies/ml时,乳汁HBV DNA的阳性率高达97.4%。

  争议之四 是否抗病毒

  有人主张对HBV DNA复制活跃的妊娠女性试用拉米夫定,以便降低母婴传播率。但这种做法存在安全性问题,拉米夫定厂商已在其使用说明书上注明“妊娠期间一般不应使用”,而且已出现女性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期间受孕并分娩出畸胎的个案。

  总之,对HBV感染垂直传播的阻断是一项系统化的诊疗路径,涉及HBV传播途径的每个环节,包括妊娠前后降低患者(女方、男方或双方)的传染性,乙型肝炎妊娠女性的分娩方式选择,新生儿实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的时机、剂量及程序,以及乙型肝炎产妇是否可以母乳喂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必须对患者HBV感染状况和夫妇生育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他相关因素来权衡利弊,最终在个体化的基础上确定生育时机和孕育过程中医学干预的方案,但这还有待于按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实施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证实。

  垂直传播的途径涉及:宫前感染、宫内感染、产程感染和出生后感染。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9-17 08:00:00浏览9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9岁女孩胸有硬块疼什么原因
9岁女孩胸有硬块疼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如青春期发育引起,也可能由疾病因素如乳腺纤维腺瘤、性早熟、乳腺炎导致。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一、非疾病因素:9岁女孩可能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乳房组织在雌激素等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发育,乳腺细胞增生,乳核形成,从而出现乳房硬块及疼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乳房的进一步发育,这种硬块和疼痛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二、疾病因素:1、乳腺纤维腺瘤:这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肿瘤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多数情况下可以推动。一般无明显疼痛,但部分女孩可能会出现隐痛或压痛。2、性早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女孩体内性激素水平过早升高,出现第二性征提前发育,乳房过早开始发育,可伴有硬块和疼痛,同时可能有月经初潮提前、阴毛腋毛生长等表现。性早熟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饮食、环境、疾病等因素有关。3、乳腺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乳房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块。孩子可能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对于9岁女孩胸有硬块疼的情况,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果硬块持续不消退、疼痛加重、伴有发热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个20岁的女孩怀孕了需要如何解决
一个20岁的女孩怀孕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意愿,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包括就医检查与咨询、生育计划决策、孕期营养与保健、心理调适、定期产检与监测等。1、就医检查与咨询:女孩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医学咨询,由医生对胚胎着床情况及停经天数进行判断,并给予相关的医学指导。告知医生最后一次月经日期,以便医生准确计算出孕龄,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2、生育计划决策:若有生育需求,女孩应遵医嘱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健康。若无生育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如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并严格遵守术后护理要求。3、孕期营养与保健:若选择继续妊娠,女孩应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果等。遵医嘱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4、心理调适:怀孕可能带来焦虑、紧张等情绪,女孩应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5、定期产检与监测:女孩应按时进行产检,包括NT检查、无创DNA检测、唐氏筛查、四维彩超排畸检查等,及时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和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对于20岁怀孕的女孩,在面对这一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应及时与家人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务必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各项检查和处理。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放在首位,做出对自己未来生活最有利的选择。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18岁女孩掉头发看什么科
18岁女孩掉头发可看皮肤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科室。正常情况下,每天会有一定数量的头发脱落,但如果脱落数量过多,就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头皮疾病、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等。就医时建议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1、皮肤科:头皮是头发生长的基础环境,许多头皮疾病会导致脱发。如脂溢性皮炎可引起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堵塞毛囊,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和营养供应,导致头发稀疏、脱落。而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头皮疾病,会破坏毛囊,使头发易折断、脱落。皮肤科医生会通过观察头皮状况,必要时进行皮肤镜检查或真菌检测等,来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常用药物有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可遵医嘱使用。2、内分泌科:内分泌失调在18岁女孩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雄激素水平升高等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影响头发生长周期,使头发变得干燥、脆弱易脱落。而雄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引发雄激素性脱发,表现为头顶头发逐渐稀疏。内分泌科医生会通过检查激素水平明确病因,可能会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雄激素性脱发可能会建议使用螺内酯片等药物。3、营养科:营养不良也是导致18岁女孩掉头发的常见原因之一。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铁、锌等营养素,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和修复,使头发变得枯黄、易断、脱落。营养科医生会评估饮食情况,建议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日常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选择合适的洗发水和护发素,避免过度烫染头发,减少对头发的损伤。同时要注意减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怎么判断疥疮好没好
想要判断疥疮好没好,可以通过皮疹变化、瘙痒缓解、是否找到疥虫或虫卵等要点进行判断。疥疮由疥螨感染引起,仅凭单一表现无法准确判断痊愈情况,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1、皮疹变化:皮疹的消退和恢复状态对判断至关重要。治疗有效时,最初出现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会逐渐变小、变平,颜色由红转淡,直至完全消失。水疱干涸结痂,痂皮脱落,皮肤恢复光滑平整。若皮疹长时间不再反复,且无新生皮疹,是病情好转的显著标志。2、瘙痒缓解:瘙痒是疥疮的主要症状,其缓解程度是判断痊愈的关键。疥疮导致的瘙痒在夜间尤为明显,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当经过规范治疗后,瘙痒症状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且不再因接触刺激物或夜间而诱发瘙痒,说明疥螨对皮肤的刺激已消除,病情趋于痊愈。3、是否找到疥虫或虫卵:通过专业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疥虫或虫卵,是判断痊愈的直接证据。医生可在皮疹处刮取皮屑,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若未发现疥虫成虫、幼虫及虫卵,说明感染源已被清除,从根源上证明疥疮已治愈。但需注意,检查时需规范操作,确保取样准确。若发现疥疮,不要自行判断和治疗。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由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医嘱足疗程用药,不可因症状减轻而提前停药。治愈后,要对衣物、被褥等进行彻底清洗、暴晒或消毒,避免残留疥虫导致再次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