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乙肝久病成医不如求医

  俗话说“久病成医”,但是医学专家不太认可这个说法。专家的证据是: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接近1.4亿,因为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由乙肝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乙肝患者开始使用网络这一渠道寻求和交换信息,而患者在BBS上沟通和讨论的乙肝问题,因个体差距都各有些差异的。所以,“久病成医”不如“进医院求医”。

  近日,一项国内首次针对乙肝患者及相关人群的网络口碑和认知行为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乙肝网友渴望获得关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耐药、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

  选择与花费的问题也有不少争论。有人认为乙肝治疗应该采用“升阶梯”式的序贯治疗方案,即先用价格比较便宜的药物,而不考虑降病毒能力的强弱和耐药的发生率,可以等耐药发生后再换用“更好的”药物。

  以下是目前网络六大热点话题

  ■ 得了乙肝就等于判了死刑,生活完全失去希望了吗?

  回答:由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疾病,乙肝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最终目标是阻止和延缓肝脏疾病进展。乙肝和其他慢性疾病一样(如:糖尿病、高血压),需要通过长期随访治疗控制疾病。虽然目前尚没有任何特效药可以根除乙肝病毒,但是得了乙肝绝不等于判了死刑。乙肝患者首先需要树立治疗信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将病毒载量降到检测限以下,以达到乙肝治疗的目标,从而扫除工作、学习、婚育等方面的障碍。

  ■ 得了乙肝,治疗上是不是以保肝为主?

  回答:目前乙肝治疗主要有抗病毒治疗(针对病因)、免疫治疗、抗炎保肝对症治疗和抗肝纤维化治疗。由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根本。研究表明,乙肝病毒载量的高低与肝脏疾病的进展有着直接关系。免疫调节、保肝护肝等治疗方式可以作为乙肝治疗的辅助治疗方式。

  ■ 降病毒能力的强弱对于乙肝治疗的结果有影响吗?

  回答:抗病毒药物的降病毒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乙肝治疗效果的好坏。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检测指标是患者的乙肝病毒(HBVDNA)水平,药物的抗病毒能力越快越强,患者乙肝病毒水平就控制得越早越低。快速强效地降低乙肝病毒,可以迅速改善症状、早期控制乙肝病情、降低耐药发生,从而简化治疗。因此,患者从治疗初始就要选用快速强效降病毒的药物。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中,早期达到乙肝病毒载量阴转的患者群,长期治疗过程中维持乙肝病毒载量阴性、e抗原消失和ALT复常的比例最高,同时,在这群患者中,由于耐药而发生病毒学反弹导致治疗失败的比例最低。

  ■ 初始治疗可以不用考虑耐药问题,等耐药发生后再换药也不迟?

  回答:一旦耐药发生,会导致病情反复、病程进一步恶化等不良后果,使疾病治疗的费用增加。此外,由于病毒对药物的交叉耐药,增加了患者换药后降病毒的难度,即使加大剂量或换药,疗效也没有初治时就选用降病毒能力强、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同时还为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乙肝耐药变异株会长期在感染的肝细胞内存在,并可能传播给健康人群,使受染人群在感染初期就有了耐药病毒株,导致难治性乙肝人群增加,产生新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患者在治疗一开始,就要选用耐药低的药物。现有乙肝抗病毒药物中,核苷初治患者4年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拉米夫定71%,阿德福韦18%,恩替卡韦低于1%。

  ■ 乙肝治疗应该使用“升阶梯”式的治疗方案,先用有一定降病毒能力的药,再使用强效的降病毒药?

  回答:首先要更正的是,乙肝治疗不存在“升阶梯”治疗的说法!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初治选药最关键。在初治患者中使用有一定降病毒能力、高耐药的药物,容易产生病毒反弹。而耐药发生后,由于存在药物间的交叉耐药,会为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导致病情反复、病程恶化等不良后果,到这时即使再增加药量或换药,不但治疗成本大幅增加,而且疗效也没有在初治时就选择降病毒能力强和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只有在初始治疗时就选择既强效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才能保证乙肝治疗的长期有效,而总体的治疗费用不会增加。

  ■ 肝硬化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回答:《中国乙肝防治指南》中对于肝硬化患者的划分主要有: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在代偿性肝硬化中需要治疗的患者为(1)e抗原阳性、病毒载量≥105、ALT正常或升高,和(2)e抗原阴性、病毒载量≥104、ALT正常或升高。而失代偿性肝硬化中需要治疗的患者是指乙肝病毒(HBV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指南中特别强调要选用强效、耐药低的药物进行长期的抗病毒治疗。所以“肝硬化患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的说法是不对的。

  肝病专家指出:

  1.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

  2.为了避免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开始就要尽量选择降病毒能力强、耐药发生率低的抗病毒药物;

  3.选择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疗效、耐药、费用等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地只看初始治疗时药物价格的高低。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9-04 08:52: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的克星有哪些草药可以根治
乙肝病毒一般指乙型肝炎病毒,通常没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克星有哪些草药可以根治的说法,一般可以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草药有车前草、虎杖、大青叶、柴胡、黄芪等。1、车前草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黄疸、尿赤、痈肿疮毒等病症。2、虎杖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黄疸、湿热带下、风湿痹痛等病症。3、大青叶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病症。4、柴胡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病症。5、黄芪黄芪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如果患者服用上述草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长期久病老人如何调理
通常情况下,长期久病老人可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药物调理、针灸调理、心理调理等方式进行改善体质。1、饮食调理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可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香蕉、牛奶、鸡蛋、瘦肉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加重不适症状。2、生活调理长期久病老人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可适当进行舒缓的运动,如太极、八段锦、散步等,可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也可增强体质。3、药物调理若老人身体不适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可以起到温补气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4、针灸调理针灸可以促进老人的气血运行,提高脏腑功能,还可以辅助治疗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刺、艾灸足三里、中脘、内关、神阙等穴位进行调理。5、心理调理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如果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可能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影响到身体的恢复。建议老人在调理期间,应严格遵照医嘱用药,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影响药效,不利于身体恢复。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久病卧床老人临终尿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久病卧床老人临终尿液的颜色一般可能会出现尿液发黄、尿液浑浊、尿液呈红色、尿液呈茶色、尿液呈酱油色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尿液发黄 如果老人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尿液发黄的情况。建议家属可以适当给老人喝温水,改善尿液发黄的情况。 2、尿液浑浊 如果老人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尿液中的盐分含量增高,从而出现尿液浑浊的情况。建议家属可以适当给老人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3、尿液呈红色 如果老人患有尿路结石,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尿液呈红色的情况。建议家属及时带老人到医院,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尿液呈茶色 如果老人患有肝癌,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尿液呈茶色的情况。建议家属及时带老人到医院,通过肝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5、尿液呈酱油色 如果老人患有肾癌,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下降,从而出现尿液呈酱油色的情况。建议家属及时带老人到医院,通过根治性肾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化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注意做好老人的护理工作,及时给老人翻身,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以免导致压疮的出现。同时,家属也要注意做好老人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