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乙肝带毒者之痛:我想工作

  大学毕业生杨某,男,25岁,200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前夕,与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三方签订了高校毕业就业协议,2005年8月3日,杨某参加单位统一组织的体检时,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小三阳)。一周后,复查结果显示杨某的DNA指标小于1000,属于正常,且肝功能正常。但是,中铁设计院仍然以初检医院的乙肝小三阳结果为由,拒绝与杨某等人签订劳动合同,并单方解除了三方签订的就业协议,将杨某的人事档案退回了学校。

  2006年5月24日,杨某以用人单位违约为由将中铁设计院起诉到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第16条“不得歧视病原携带者”的规定,违反了协议的有关规定,请求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继续履行合同、承担精神赔偿1元和其他损失2万余元。6月13日,此案正式开庭,目前尚在审理中。

  由于此案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3月20日劳动合同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征求修改意见以来,国内首例由“乙肝歧视”引发的诉讼案,所以引起格外的关注。

  我国目前有一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和母婴传染。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会通过吃饭、接吻等日常接触发生传染。但现实中众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就业时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引发的诉讼,本案之前已经有过十几例。据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统计,自2003年以来,只有一例取得了“名义上的胜诉”。

  2006年8月30日,著名艺人刘德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自爆“从小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随后高调出任卫生部“乙肝防治宣传大使”,呼吁社会关爱乙肝患者。乙肝患者要求我国相关立法中确保就业平等权的呼声再次达到高潮。

  立法思考

  劳动合同法草案涉嫌健康歧视?

  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布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草案的第2章第8条后段激起了轩然大波:“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知识技能以及就业现状等情况。”

  一位网友在“肝胆相照”论坛留言:“要是草案通过了那是不是用人单位都可以要求劳动者去体检,都可以不予录用啊,那以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源来看,我们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都要回家喝西北风啦?”

  当然,对用人单位来说,规定一定的录用标准或者限制性条件无可厚非,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的领域或工作而言更是如此,但是该条是否就赋予了企业在用人时的自由裁量权呢?或许立法原意并不一定如该网友所想,或许企业用工时候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简单的表述为“都可以不予录用”,但是由于其语言的模糊性,使得在其具体实施细则或者法律解释出台之前,无法使人们确知其真实含义,这个时候广大乙肝病毒携带者们的担心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几率不高,但在特定情况下并不排除传染的可能,在现实中,这必然产生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健康人群在法益上的冲突。

  在笔者看来,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平等就业权与其他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权的冲突。依照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安全卫生权利: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知情权、拒绝权、监督权、紧急状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等。

  笔者认为,从医学角度看,只要工作性质不存在体液传播的可能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平等就业权与其他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权在现实中是不会发生冲突的。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平等就业权的限制,应在医学要求的合理范围内。比如血制品、饮食、医护、飞行航海等特殊部门中,设立较高的职业准入健康标准,排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准入资格。

  二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隐私权与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的冲突。笔者认为,在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够胜任后者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将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其他劳动者区别对待是对自主选择权的不恰当使用。

  返观草案,其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身体状况的知情权是很模糊的。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知情权实属必要,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合从事强度大的体力劳动等。在另一些情况下(如面对乙肝就业歧视时),这种知情权又该受到限制。那么,劳动合同法草案对于这一条文的修改,如何设计一个更合理的制度,使得上述两对权利冲突能够得到缓解甚至消除,就成了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以制度技巧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平等就业

  那么如何消除人们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相关规定的疑虑,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的平等就业权和隐私权,并且达致不同合法权益之间的平衡?笔者建议做如下的制度设计:

  其一,借鉴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制定《用工体检标准》,以作为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配套规定,对一般行业、职业和职务的用工体检标准和特殊行业、职业和职务的体检标准分别列出。2004年1月正式实施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第7条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该标准之后所附的公务员录用体检表中也取消了长期使用的乙肝“两对半”(即核心抗体HbcAb-IgM、HbcAb-IgG检测、HBV-DNA检测),使得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在制度上消除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歧视。

  其二,根据不同的行业、职业和职务,细化劳动合同法草案用人单位知情权的具体事项,这些事项之外的均为劳动者之隐私,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劳动者公开。

  其三,体检由专门的体检机构进行,国家对体检机构进行资质认定。因工作而需要进行体检的求职者可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体检,体检机构根据国家标准出具证明,体检结果仅标明受检者适合与不适合从事的工作;此证明具备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得要求求职者出具其他健康证明。

  其四,体检机构应就体检结果的形式内容对受检者负责,即不得在体检结果中透露与工作要求无关的内容,不得泄露除相关行业、职业和职务所要求的用工体检标准之外的其他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否则应承担侵犯隐私权的责任;关于体检结果的实质内容对用人单位和受检者负责,即检测结果符合医学标准,对医学误判给用人单位和受检者带来的损失承担责任。

  事实上,消除健康歧视是文明社会的价值标准,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事关十分之一人口的权益,我们的立法者有必要对此充分重视并做出足够的努力。楚望台 作者系北京义派影响性诉讼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链接

  乙肝病毒携带者维权案例与事件

  1.2003年1月,浙江某大学毕业生周一超参加了浙江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公务员招录考试,并顺利通过笔试、面试。4月3日,周一超得知自己是因“小三阳”体检不合格而未获录用,于是迁怒于相关工作人员,用刀行凶造成一死、一伤。后周一超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2.2003年9月,报考公务员的安徽芜湖市考生张先著因体检中发现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综合成绩列第一名仍遭淘汰。张先著遂起诉芜湖市人事局;该案被媒体称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2004年4月,法院判决张先著胜诉,但是法院又以“鉴于2003年安徽省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已结束,且张先著报考的职位已由该专业考试成绩第二名的考生进入该职位,故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具有可撤销内容”,对于实质的诉讼请求———获得该公务员职位不予支持。胜诉也只是“名义上的胜诉”。

  3.2003年11月,浙江一份由1611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签名的“要求对全国31省区市公务员录用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和加强乙肝病毒携带者立法保护的建议书”寄给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法制办。

  4.2005年1月20日,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正式生效,突破性的将乙肝病毒携带者(HBVER),列为合格。

  5、2006年4月16日,国内最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公益网站肝胆相照网致信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劳动合同法(草案)》体现对广大乙肝病毒携带群体正当就业权的保护。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8-22 08:13:00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孩子支气管炎好了又发烧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烧一般指发热。孩子支气管炎好了又发热,可能是由于疾病未完全治愈、受凉、再次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疾病未完全治愈如果孩子支气管炎好了,但疾病还没有完全治愈,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孩子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擦浴、冰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2、受凉如果孩子支气管炎好了,但不注意自身保暖,导致身体受凉,可能会引起再次感染,出现发热的情况。建议家长注意孩子的保暖,适当增添衣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孩子也可以适当饮用温水,改善发热的情况。3、再次感染如果孩子在支气管炎治疗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再次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发热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孩子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冰敷、温水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4、身体免疫力低下如果孩子平时不注意休息,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孩子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橙子、牛奶、鸡蛋等,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5、肺炎肺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免疫损伤等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孩子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受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孩子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如果孩子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孩子吃火龙果发烧是怎么回事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孩子吃火龙果发热可能是由于食用过多、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过敏反应、急性支气管炎等原因所引起的。1、食用过多由于火龙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发热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温水的方式进行改善。2、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擦浴、冰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3、急性胃肠炎如果吃了不干净的火龙果,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从而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不干净的食物。4、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可能会对火龙果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吃了以后容易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缓解过敏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药物涂抹患处进行治疗。5、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由于炎症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进行治疗。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头热但是量体温不发烧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发烧一般是指发热,孩子头热但是量体温不发热可能是剧烈运动、穿的衣服比较多等原因引起的,但不排除是流行性感冒造成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1、剧烈运动如果在平时经常做比较剧烈的运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甚至还会使热量在头部聚集,从而出现头部发热等症状,但是不会出现其他不适现象。建议患者多卧床休息,也可以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2、穿的衣服比较多如果家长不注意孩子的护理,经常穿比较厚的衣服,此时可能会使自身的体温有所升高,特别是头部等位置。一般可以更换其他的衣服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开窗通风等方式进行处理。3、流行性感冒如果孩子经常出入人口比较密集的场所,此时身体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入侵,一般会出现体温上升、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还会影响正常的食欲。建议家长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板蓝根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除以上比较常见的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细菌性感冒等,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维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换季或者变温时应注意加减衣物。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发烧一周不退怎么回事
发烧一般指发热。孩子发热一周不退,通常与是感染因素、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肺炎有关。若未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反复发热的清情况。建议及时到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因素 孩子免疫力低,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感染。如果没有彻底清除传染性病原体,可能会造成孩子发热一个星期不退的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 通常,若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可能会造成体温不稳定,特别是当身体出现炎症时,体温会出现较大波动。服用退热药后,体温可能会在疾病尚未治愈的情况下,下降后又升高,导致反复发热的情况。建议治疗期间多休息,避免熬夜。注意均衡饮食,通常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3、肺炎 肺炎可能是由细菌感染或吸入刺激性气体引起的病原体侵入肺部,导致肺部出现炎性渗出物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喘、高热不退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静脉滴注治疗,如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药物。 除了以上常见原因外,也可能是脑膜炎等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若持续高热。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进行退热。同时也需要多饮水,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若不适症状加重,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诊疗。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单纯发烧怎么回事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如果孩子单纯发热,多考虑是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也不排除普通感冒早期、幼儿急疹等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对应治疗。1、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孩子处于温度过高的环境中,身上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散热,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建议家长在室内开窗通风,调节温度,根据气温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有助于改善症状。2、普通感冒早期主要以鼻咽部黏膜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贫血、免疫功能低下、气候突变等因素有关系。在病情早期时,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热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伴随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不适症状。家长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四肢、腋窝等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如果体温比较高,在38.5℃以上,可以遵医嘱给孩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有助于退热。3、幼儿急疹是一种2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孩子会出现突然的高热症状,体温会超过39℃。同时伴随食欲下降、轻度腹泻、喉咙疼痛等症状。建议配合医生服用复方锌布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有助于改善症状。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避免受到过多的外界刺激,同时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避免病情加重。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可能与肺炎的疾病有关。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