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冷眼看透乙肝用药

  乙肝用药层出不穷、如院内制剂、科研用药、中药中的丸散膏丹及各类“祖传秘方”、使人眼花缭乱。在如此众多的乙肝用药中应如何选择?疗效又怎样?请看——

  正规的乙肝用药按其功效可大致分为:一般护肝药物、 护肝恢复肝功能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 抗肝纤维化药物及中成药等六大类。

  一般护肝药物 包括多种维生素、肝得健、肝泰乐等, 适用于各型肝炎及肝硬化,但是仅可起到辅助及间接作用。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但并不是治疗乙肝的主角。

  护肝恢复肝功能药物 这类药物研究时间最长,疗效最明确,使用最广,价钱相对低廉,包括护肝降酶、护肝降黄及护肝改善蛋白代谢三种类型。它们分别适用于各型肝炎、肝硬化出现转氨酶、胆红素升高或白蛋白降低、蛋白比值倒置等情况,其中护肝降酶药物是使用最为广泛、疗效最为突出的一类药物,如五味子、甘草制剂。临床上所见到的乙肝病人,几乎都伴随有转氨酶升高这一现象,一般情况下,使用护肝降酶药物都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药物虽降酶迅速,但不能突然停药,否则转氨酶会迅速“反跳”,应逐渐减量,维持一两年。

  护肝降黄药物适用于各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出现胆红素升高(即出现黄疸),如西药门冬氨酸钾、熊去氧胆酸及中药丹参注射剂等。其中西药降黄主要适用于伴随有淤胆特点的肝炎,中药制剂适合于各型高黄疸病例。降黄药物一般不宜长期使用,如果慢性乙肝及肝硬化出现“残留黄疸”现象,则不宜使用上述药物,可加用中草药辨证处方加以调整解决。

  护肝改善蛋白代谢药物,如口服氨基酸胶囊、马洛替酯等,主要适用于慢性肝炎(一般为中度以上)或肝硬化患者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蛋白比值倒置,价钱便宜,疗效尚可。若是肝硬化晚期出现腹水、低蛋白血症,一般需输入人血白蛋白,价格则十分昂贵。护肝恢复肝功能的药物疗效明确且显著,遗憾的是它们并非根治乙肝的方法,它们属于乙肝的“治标”办法(即缓解乙肝的方法)。它们可以解决乙肝的一些表面现象,如缓解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等等,但是解决不了乙肝的核心问题——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 这类药适合于轻中度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主要病毒复制指标(e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呈阳性者,一般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携带者、重型肝炎及晚期肝硬化患者。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和关键内容,也是治疗乙肝的难点所在,它是一块“硬骨头”,目前还未“啃”下来。在不同时期我国治疗乙肝有不同的“主打”药物,如西药干扰素、拉米呋啶及中药肝炎灵注射液等,但绝大多数的抗病毒西药是“昙花一现”,疗效不佳。20世纪90年代,干扰素被隆重推荐给国人,当时曾被视为乙肝克星,盛行了将近6-7年,但是由于疗效不尽如人意(种族差异、副作用、价格昂贵等因素决定其不适合中国人),也逐渐在走下坡路,代之的是拉米呋啶,这是最新的抗病毒药物。

  相对于其他西药来说,拉米呋啶有不少优势,诸如价格相对便宜、副作用小、口眼方便、抑制病毒迅速,对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可达 90%以上,对于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阴转率也在 40%以上等,故而风靡一时。但是,拉米呋啶并非神药, 它并未完全解决乙肝的难题,诸如停药后的“反弹”、疗程的遥遥无期、病毒在药物压力下的变异、远期疗效尚无定论等等。拉米呋啶也是治疗乙肝征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但决不是治疗乙肝的终点。中药抗病毒药物种类不少,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等,但是,相对西药来说,抗病毒的效力不够,作用机理不明确,因此,尚难以单独承担乙肝的“主打角色”。

  免疫调节药物 包括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两类。 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诱导内源性干扰素产生,促进乙肝病毒抗原指标转阴。另外,一些中药制剂也有其功效。客观地说,免疫制剂仍然属于乙肝的辅助治疗,但是,这项辅助治疗的代价太高,免疫增强剂价格十 分昂贵,昂贵的程度已经超过了抗病毒药物,这就让人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淤胆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重症肝炎,但是疗效并不确切,抗病毒作用更是似是而非,因此不值得提倡。

  抗肝纤维化药物 该类药物适用于慢性乙肝伴有肝纤维化者、早期肝硬化者。但目前这些药物有骨髓抑制、严重的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几乎让人无法接受,现临床很少使用。倒是中药抗纤维化制剂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它们可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促进己形成胶原组织的降解和吸收,故而成为新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 但是,抗纤维化治疗依然不是解决乙肝的根本措施,如果乙肝病毒这个祸根不铲除,仅仅是抗纤维化也只能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

  中药制剂 多为冲剂、片剂和胶囊,包括藏药、傣药和蒙医药等。这些药物虽然组成不同,各有特点,但是都难以独当一面,有时只能成为某一治疗阶段的“亮点”,一闪而过。中药制剂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目前基本限于国内使用,尚无一种药物得到国际同行和权威机构的认可, 因此仅处于临床试用阶段,疗效尚难确定。

  在介绍完正规的乙肝用药后,不能不提及形形色色的“广告用药”。治疗乙肝的广告充斥于大街小巷、 大报小报,这些广告用药几乎是清一色的中药制剂,均为所谓的“肝病专家”研制成功,其成本极低, 销售价格则十分昂贵, 患者来一个就被“宰” 一个,牟取暴利是乙肝广告的惟一目的。对于所有的乙肝广告, 无论其说得多么好、 承诺得多么诱人,最好一个都不信,治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

  总之,在乙肝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目前治疗乙肝须根据病情,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不进行任何药物治疗;对处于发病状态的乙肝, 可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治本可用抗病毒治疗药物,治标可用降酶或降黄药物。至于免疫调节剂、抗纤维化治疗可放在第二位,经济条件许可时,可作为辅助用药。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8-20 08:40:00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何志凌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甲亢眼突滴液专用药有哪些
甲亢一般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眼突滴液专用药包括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复方硫酸锌滴眼液、甲基纤维素滴眼剂、玻璃酸钠滴眼液、氢化可的松滴眼液。若不适症状持续或无法缓解,则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或眼科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1.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 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主要含有新霉素和地塞米松等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然而,其并非直接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药物,但可用于缓解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眼部感染或炎症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复方硫酸锌滴眼液 复方硫酸锌滴眼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锌和硼酸,具有抗菌作用,适用于眼部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若伴有眼部细菌感染,可使用此药进行治疗。具体用法需遵医嘱,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甲基纤维素滴眼剂 该药物能够为眼球表面提供保护层,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的眼部刺激感。同时还能保持眼睛湿润,减少泪液蒸发,从而缓解眼部干燥症状。需根据病情需要,适量滴入眼内,具体用法需遵医嘱。另外,需注意保存条件,避免污染。 4.玻璃酸钠滴眼液 本品中的玻璃酸钠可以增加角膜水分含量,缓解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发的眼睛干涩。此外,还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加速眼部损伤愈合。具体用法需遵医嘱,滴入眼内后,可适当闭眼休息片刻,以促进药物吸收。 5.氢化可的松滴眼液 该药物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眼炎。其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能迅速减轻眼部炎症和肿胀。需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眼部菌群失调或产生耐药性,应遵医嘱合理使用。 以上提及的滴眼液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或长期连续使用。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眼科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要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以免加重眼部负担。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18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以及用药分别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并不存在18种常见眼科疾病的说法,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有睑腺炎、结膜炎、干眼症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1、睑腺炎 使用过期的眼影、经常揉搓眼睛等因素,可能会诱发睑腺炎。患者常常会出现眼睛硬结、压痛、发痒等不适症状。如果病情比较轻微,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一段时间后可自愈。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例如红霉素眼膏、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有助于症状的缓解。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开排脓手术,术后加强护理,有助于眼睛的恢复。 2、结膜炎 未注意个人卫生、不良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均有可能会诱发结膜炎。在炎症的刺激下,患者常会出现结膜充血、水肿、生泌物增多等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有助于眼睛的康复。 3、干眼症 泪液分泌不足、泪液成分异常等因素,可能会诱发干眼症。患者通常会出现眼部疲劳、异物感、眼睛干涩等不适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酸胀、刺痛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或者自体血清,可以替代泪液成分,从而缓解症状。 除此之外,常见的眼科疾病还有角膜炎、白内障等,对眼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仔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从而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应的治疗。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甲亢眼突滴液专用药有哪些
甲亢一般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眼突滴液专用药包括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复方硫酸锌滴眼液、甲基纤维素滴眼剂、玻璃酸钠滴眼液、氢化可的松滴眼液。若不适症状持续或无法缓解,则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或眼科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1.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 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主要含有新霉素和地塞米松等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然而,其并非直接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药物,但可用于缓解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眼部感染或炎症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复方硫酸锌滴眼液 复方硫酸锌滴眼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锌和硼酸,具有抗菌作用,适用于眼部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若伴有眼部细菌感染,可使用此药进行治疗。具体用法需遵医嘱,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甲基纤维素滴眼剂 该药物能够为眼球表面提供保护层,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的眼部刺激感。同时还能保持眼睛湿润,减少泪液蒸发,从而缓解眼部干燥症状。需根据病情需要,适量滴入眼内,具体用法需遵医嘱。另外,需注意保存条件,避免污染。 4.玻璃酸钠滴眼液 本品中的玻璃酸钠可以增加角膜水分含量,缓解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发的眼睛干涩。此外,还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加速眼部损伤愈合。具体用法需遵医嘱,滴入眼内后,可适当闭眼休息片刻,以促进药物吸收。 5.氢化可的松滴眼液 该药物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眼炎。其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能迅速减轻眼部炎症和肿胀。需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眼部菌群失调或产生耐药性,应遵医嘱合理使用。 以上提及的滴眼液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或长期连续使用。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眼科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要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以免加重眼部负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非淋感染眼睛用药有哪些
非淋通常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眼睛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1、阿昔洛韦滴眼液 阿昔洛韦滴眼液属于抗病毒药物,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结膜炎等疾病。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进行治疗。 2、更昔洛韦滴眼液 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缓解不适症状。 3、红霉素眼膏 红霉素眼膏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沙眼、结膜炎、睑缘炎等疾病,但是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4、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但是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5、妥布霉素滴眼液 妥布霉素滴眼液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外眼及附属器的局部感染,但是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股外侧皮神经病是不是受冷导致的呢
股外侧皮神经病可能是受冷导致的。对于股外侧皮神经病患者,建议注意股外侧部位的保暖。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要穿戴足够的衣物,可使用保暖的护具保护大腿外侧。首先,从神经的解剖特点来看,股外侧皮神经是单纯的感觉神经,从腰大肌外侧缘穿出后,在髂嵴下方约2-3cm处穿过腹股沟韧带下方,分布于股前外侧皮肤。其走行较为表浅,在途经一些部位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当身体受冷时,尤其是股外侧皮肤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局部血管会迅速收缩。由于股外侧皮神经靠体表较近,血管收缩会直接影响其血液供应,导致神经缺血缺氧,进而可能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病的症状。其次,从寒冷对身体的生理影响角度分析,寒冷刺激会引起人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一方面,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加剧,进一步减少神经的血液灌注。另一方面,寒冷还可能影响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和离子通道的功能,使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此外,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肌肉会因寒冷而紧张度增加,这可能对股外侧皮神经产生压迫,而这种压迫与寒冷导致的血液供应减少及神经功能改变共同作用,更易诱发股外侧皮神经病。如果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