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肝炎夫妇不可任“性”

  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现已知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甲型肝炎主要经口传染;乙型肝炎则主要通过输入病者或带病毒者的血液或采用受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而致病,但同样也可经口传染。乙肝是我国目前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乙肝病程较长,完全恢复至少要3—6个月。部分病人会进展为肝硬化,少数病人可演变为肝癌。丙肝也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尤其是输血和使用血制品。但丙肝较乙肝更容易慢性化,有人统计,急性丙肝半数以上会转为慢性肝炎,并容易发展为肝硬化,也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往往同时存在,可加重乙肝的病情。戊型肝炎的传播途经有水源、食物和个体之间密切接触三种,其中水源传播最为重要。戊肝好发于成年人,不同于甲肝多感染儿童的发病情况。另外,女性似乎较男性易患戊肝,若是孕妇可能累及胎儿。症状急性肝炎时病人多有严重乏力、恶心呕吐、厌食、发热、肝区疼痛等症状。少数人可出现黄疽。慢性肝炎则常见食欲减退、腹胀、肝区隐痛、疲乏、下肢酸软等。

肝炎夫妇不可任“性”
乙肝保健
 

  肝炎与性

  1、急性肝炎时要求多休息以利康复, 此时最好不要过性生活。

  2、在男性乙肝患者的精液和唾液中已找到乙肝表面抗原,说明通过接吻和性交可以传播乙肝,故性生活时最好不要接吻,并且应用质地优良的避孕套。

  3、慢性肝炎患者如果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或虽有异常但不显著者,可以进行性生活。一般说来不会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但应有所节制。

  4、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可引起内分泌的严重紊乱,从而可明显影响性功能。

  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雌激素经胆汁排泄减少,故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雄激素含量相对降低,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例失调,故可引起性欲减退阳痿

  肝病时体内雄激素却呈减少现象,可能由于睾丸萎缩和分泌功能降低,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所致。肝硬化时出现的症状如性欲减退、睾丸萎缩、女式阴毛分布、腋毛脱落、蜘蛛痣、手掌发红、毛细血管扩张、男性乳房发育等,均与性激素代谢紊乱所致的雄激素含量下降,雌激素含量增多有关。因而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性欲减退、阳痿现象是较为普遍的。

  肝炎与生育

  乙肝妇女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故怀孕时应采取措施阻断母婴传播,最好是在乙肝未痊愈前不要怀孕。一旦已生育则不宜用母乳喂养,以免乙肝病毒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 一般可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即刻注射1支, 而后3个月内每月再各注射1支。还可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出生后即刻注射1支,而后半年内每月再注射1支。

  肝炎患者的性保健

  1、急性肝炎期,当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全身乏力、黄疽等症状明显时,应该禁止任何性活动,包括自慰行为。

  2、肝炎恢复期病人,可以有节制地进行夫妻性生活,但不宜过频,时间也不宜过长,以次日不感疲劳为度。

  3、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由于病情的影响,一般性欲都比较淡漠,此时不应勉为其难,而应顺乎自然。当肝病获得控制后,体内性激素代谢得到调整和恢复正常,性功能也可相应改善。

  4、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原同时阳性的女青年,最好在婚前进行药物治疗,以降低血中的传染性。

  肝病患者性生活宜与忌

  性生活是夫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并不是所有肝病都会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和性生活,只有重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而致严重肝损害和激素失调等方可引起性功能减退和性生活障碍。

  但肝病对人体机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一个肝病患者在性生活方面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般说来,当一方在患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都不宜过性生活;急性肝炎恢复期、慢性肝炎和肝硬变相对稳定期也应暂停性生活,因为性生活会造成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加快,体力消耗,并引起肝脏缺氧,这对患病一方无疑会影响肝病的康复,有时还会使病情急剧恶化。

  在此情况下,肝病患者应如何过性生活呢?

  病毒性肝炎在肝炎急性期由于肝细胞破坏,体力不支,性欲降低,所以急性肝炎应禁止一切性活动,以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肝细胞恢复,否则会加重病情。

  肝炎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性生活,以不感疲乏为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可能性欲低下,不应勉强过性生活;当急性肝炎达到临床治愈,慢性肝炎基本达治愈标准、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过性生活;急性肝炎临床治愈后随诊一年无异常、慢性肝炎观察2年无异常者能胜任工作,可过正常性生活;HBsAg携带者可过有节制的性生活,自觉控制性生活的频度,但不可放纵。

  性生活频度一般为青年人每周1~2次,中年人每1~2周一次,中年后期每月1~2次,但在肝功能不良期,特别是转氨酶不稳定或出现黄疸持续升高时应停止。

  另外应注意的是性生活时的隔离和防护,精液可传播某些肝炎病毒,患者在性交时应戴避孕套;乙肝病毒可垂直传播,父母中有HBsAg阳性者应采取适当措施阻断传播;乙肝患者的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可长期携带病毒,应避免接吻、口交及防止月经血污染而入口。最简单有效的是对方注射乙肝疫苗。

  酒精性和脂肪性肝病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半数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阳痿、月经不调、乳房发育异常等,少数人肝功能轻度异常,完全不必禁忌性生活,在肝功能异常时应暂时禁忌一段时间,待肝功能恢复后可恢复性生活。

  适度的性生活有助于缓解性紧张和达到全身心的高度松弛,同时也有助于消耗过多的脂肪,以减轻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还可起到减肥和降脂的作用哩。

  关注:须知:当肝炎遇上性爱  预防乙肝 性生活期间需注意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8-02 08:01: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少是不是卵巢早衰
月经少并不一定意味着卵巢早衰,如果同时伴有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升高,一般高于25IU/L,且雌二醇水平降低,可考虑卵巢早衰;但月经少也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导致,并非都是卵巢早衰引起。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雌激素水平降低以及生育能力下降等。当月经少且经检查发现促卵泡生成素明显升高、雌二醇降低时,可能是卵巢早衰所致。卵巢早衰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卵巢组织,破坏卵泡,使卵巢分泌雌激素等功能受损,进而出现月经减少甚至闭经。医源性损伤如手术切除部分卵巢、盆腔放疗、化疗等,也可能直接破坏卵巢组织,引发卵巢早衰。治疗卵巢早衰,可遵医嘱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如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以缓解低雌激素症状,保护子宫内膜;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调整内分泌的基础上,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提高受孕几率。然而,月经少还有其他诸多原因。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变薄,月经量减少,严重时可引起宫腔粘连,需遵医嘱通过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紊乱,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排卵异常,子宫内膜受激素影响不足,也会出现月经量少,可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调节月经周期。此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等,也可能造成月经量少。若长期存在月经少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节食。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调节情绪,减少精神压力对内分泌的不良影响。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吃什么药
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的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口服地屈孕酮片、来曲唑片、坤泰胶囊、定坤丹等药物。1、地屈孕酮片:该药物能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通常在雌激素服用一段时间后开始加用,与雌激素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人工周期,从而调节月经周期,使月经恢复来潮。2、来曲唑片:属于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减少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在促排卵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对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月经状况有一定帮助。3、坤泰胶囊:由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的功效。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卵巢早衰引起的月经不来症状,还能减轻潮热、失眠等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定坤丹:包含红参、鹿茸、西红花、三七、白芍、熟地黄等多种药材,有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的作用。通过调理气血,改善身体内环境,对卵巢早衰导致的月经紊乱、闭经等情况有辅助治疗效果,帮助恢复月经周期。对于卵巢早衰导致月经不来的患者,在用药治疗时,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同时,患者日常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戒烟戒酒,减少精神压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月经恢复正常。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月经三天就没了是卵巢早衰吗
如果月经周期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且伴有潮热、盗汗、失眠等低雌激素症状,同时经相关检查证实卵巢功能减退,通常可确诊卵巢早衰。但如果月经一直规律为三天,且经量正常,身体无其他异常表现,通常属于正常月经情况,并非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由于卵巢功能衰竭而出现的闭经、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血症等一系列症状。卵巢早衰的患者,卵巢功能过早衰退,卵泡耗竭或被破坏,使得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维持,导致月经量减少、经期缩短,月经可能三天就没了。对于卵巢早衰,治疗上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如使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等药物,模拟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缓解低雌激素症状,保护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等。然而,每个人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时长都有一定范围,在2~8天内都属于正常,部分女性本身经期就较短,只要月经量正常,能维持在20~60毫升,且月经周期规律,身体也无其他不适,就无需担忧。此外,近期生活方式改变,如过度节食、精神压力过大、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引起月经暂时变化,使经期缩短。这种情况下,调整生活方式后,月经可能恢复正常。如果对月经情况有疑虑,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抗苗勒管激素检测、妇科超声等检查,以评估卵巢功能。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避免过度节食。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若月经出现明显变化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再次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来月经时腹泻是什么原因
来月经时腹泻可能与腹部着凉有关,也可能由疾病因素引发,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若经期腹泻严重、伴有剧烈腹痛、发热、大量便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肠镜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月经期间身体较为敏感,若不注意腹部保暖,着凉后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腹泻。在此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腹泻症状。二、疾病因素:1、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时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出现周期性出血,刺激肠道,导致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或进行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如腹腔镜下异位病灶切除术。2、盆腔炎:盆腔存在炎症时,经期盆腔充血,炎症刺激直肠,可能引起腹泻。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克肟联合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等进行抗感染治疗。3、肠易激综合征: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精神压力、饮食等因素可诱发。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加上身体不适带来的精神压力,易引发肠易激综合征,出现腹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止泻药物蒙脱石散,配合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改善。月经期间要注意饮食规律和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