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走好乙肝的“亲子”路线

  乙肝诊断是否有困难?如果孕妇患有乙肝,是否真的不能喂奶?如果可以喂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乙肝的“亲子”路线
乙肝孕育常见问题解答
 

  仪器质量差、操作不当会影响乙肝检测准确性

  在郑州打工的王先生的妻子4月26日到郑州庙李镇卫生院生孩子,按照惯例,卫生院为她做术前乙肝化验检查,第一次化验正常,医生又做了一次化验,确诊她患有乙肝,正处于传染期。

  得知这个消息后,王先生一家便没敢让刚出生的孩子吃一口母乳,不相信自己患有乙肝的王先生的妻子在婴儿满月后,先后到东方女子医院和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均显示其没有乙肝。王先生不免有些气愤:孩子没有吃过母乳,还被打了两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孩子太可怜了!

  目前,医院对乙肝的检测困难吗?郑大二附院副院长、消化内科博士郑鹏远告诉记者,如今各大医院诊断乙肝大多采用的是酶联免疫法,具体方法是先抽病人1~2毫升静脉血,然后提取血清并稀释。稀释后的血清被放入反应板的小槽内,此前,小槽内已经准备好了用来参与反应的试剂。半小时后,医生便可通过观察槽内颜色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乙肝。

  医院使用酶联免疫法确诊乙肝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了,该方法稳定,确诊乙肝并非难事。但如果反应板的质量差,操作方式不正确,就有可能降低检测准确性甚至出现错误。

  e抗原阳性期不要给孩子喂母乳

  自从王先生的孩子呱呱坠地后,“患有乙肝”的母亲便没有给孩子喂一口奶,甚至不敢与孩子亲近。王先生不得不给孩子买来奶粉。为了让已经有奶水的妻子早日断奶,王先生还为妻子买了断奶药和一些断奶器械。

  如果王先生的妻子真的患了乙肝,这种不让孩子吃母乳的方式对吗?郑鹏远博士说,这是在消化内科门诊上经常被准妈妈和产妇提到的问题。乙肝是个大概念,它分e抗原阳性和e抗原阴性两种,相当于早些年人们说的大三阳和小三阳。乳汁作为人体分泌物的一种,e抗原阳性的产妇的乳汁里含有乙肝病毒,但与血液相比密度较小;e抗原阴性的产妇的乳汁里并没有发现乙肝病毒。所以当一个乙肝产妇处于e抗原阳性期时,尽量不要给孩子喂母乳,如果处在e抗原阴性期,则可以谨慎给孩子喂母乳。

  之所以提倡谨慎喂母乳,郑鹏远博士这样解释:e抗原阳性、阴性以及乳汁内是否含有乙肝病毒均是通过机器检测的,难免存在误差。另外,孩子在食母乳时不排除把乳头咬破的可能性,如果此时孩子有口腔溃疡或者消化道溃疡,并不能排除通过血液传播乙肝的可能性。

  e抗原阴性期不耽误“亲子”

  本文提到的王先生的妻子,当被告知其患有乙肝后,便不敢与婴儿亲密接触,连喂奶粉也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甚至不敢抱孩子一下。郑鹏远博士认为有点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了。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被确诊为乙肝的产妇进一步做DNA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处于传染期,如果处于e抗原阳性的传染期,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是正确的,但如果处于e抗原阴性的非传染期,一般的吃饭、喂母乳、一起生活是不会把乙肝传给婴儿的。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尚佳说,母婴传染乙肝主要有宫内传染、产道传染和产后传染,自从卫生部出台法规要求乙肝妈妈产下的婴儿必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母婴传染乙肝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了宫内和产道两个环节上。所以乙肝妈妈要放下思想包袱,不要被乙肝挡住了亲子的脚步。

  更多:准妈妈如何选护肝药?  “大三阳”准妈妈服药须知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7-31 08:29:00浏览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精神紧张性放屁怎么治愈
放屁通常是指排气。出现精神紧张性排气,可以通过调整自我呼吸频率、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慢慢治愈疾病,但需要根据引起原因,判断常见于精神过度紧张、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症,逐渐减轻人体组织结构受到的影响。 1、精神过度紧张 如果长期处于工作或学习压力过大等状态,对颅脑神经细胞产生刺激,可能会有脑内神经递质传递混乱,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影响肠道蠕动,可能会有经常排气、情绪低沉失落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调整自我呼吸频率,调节自我情绪变化,辅助改善以上症状。 2、消化不良 可能是患者受暴饮暴食、经常食用辛辣油腻食物、饭后运动次数下降等因素影响,造成胃肠道内食物含量上升,引发的疾病,出现饭后腹胀、经常排气、腹泻等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酸菌素片等药物缓解。 3、肠道菌群失调症 可能是患者受盲目用药、不良饮食习惯、身体年龄偏高、胃肠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影响,影响肠道内菌群正常活动,引发的疾病,造成排气次数增加、饭后腹胀、腹部发出响声、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建议患者配合医生使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改善。 出现经常性的排气,保持平衡膳食、清淡饮食等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在饭后适当进行散步,促进肠道蠕动,方便肠内粪便排出,有助于辅助改善以上症状。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正常人精神紧张时可引起什么症状
正常人精神紧张时可引起情绪波动、行为冲动、心慌、胸闷、失眠多梦等。精神紧张可引起身体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综合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1、情绪波动 精神紧张时会使身体肌肉紧张,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情绪波动。一般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患者不用过于担心,在精神紧张缓解后,情绪也会随之平复。患者也可以通过看书、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不适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2、行为冲动 精神紧张时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行为冲动。若是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缓解相关症状,常见的药物有奥氮平片、氯硝西泮片等。如果情况较为严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通过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方式进行治疗。 3、心慌 当人体的精神过于紧张以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心跳加快的情况更加明显,甚至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 4、胸闷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有可能会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使心脏部位受到刺激,也有可能会伴有胸部发紧的症状。 5、失眠多梦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过度活跃状态,此时会影响到正常的睡眠质量,所以会造成入睡困难和夜间易醒等情况发生。 患者平时需要注意放松心情,可以适当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放松身心,如听音乐、画画等。若症状无法缓解,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