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观点指导肝病养生

  从中医对“肝”的认识中了解肝病的养生之道。 中医与西医对人体脏腑的认识不同,但也有某些联系。中医对脏腑的认识,不仅仅指实质脏器,更重要的是从生理学、病理学观点认识。据《黄帝内经》介绍,肝的生理机能有“主疏泄,藏血,主筋爪,开窍于目,及肝胆相表里”。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其疏泄,在生理上关系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肝属木,气血安和,疏泄宣畅,则可保持正常情志,所以情绪的好坏与肝病的好坏有关。

  肝的疏泄功能可以调节气机,有助于脾气升,胃气降,胆汁旺。肝功能受损时,则出现“肝气犯胃”上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肝与脾、胃也相关。

  肝主筋爪是筋膜有赖于肝血滋养。肝血足,则筋强力壮,手足有力。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常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阳上亢则头痛目眩;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与胆相表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胆汁分泌。另外,肝与肾、心脏、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中医所说:“临床所见的杂病中,肝病十居六七 ”。

(实习编辑:李杏)

63
2008-07-23 08:06:00浏览6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