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莫忘记帮小孩验健康

莫忘记帮小孩验健康


     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体内的抗体大多来自母亲,不是宫内感染,而是人类诞生时从妈妈体内获得的免疫力。不单是HBV系列的抗体,还有很多其他病原的抗体,让小宝宝在6个月以内不容易生病。

   那么什么是宫内感染呢?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标准是什么?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是抗体,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再经过胎盘转运到宝宝体内的。表面抗原和e抗原分子量较大,不易通过胎盘,所以大三妈妈生的宝宝体内单五阳可能性较大,小三妈妈生的宝宝体内四、五阳性可能性大,有的妈妈孕期打的免疫球蛋白还可能通过胎盘输入给宝宝表现为二、五阳或者二、四、五阳。这些抗体是免疫系统的产物,不是病毒成分,表面抗原和e抗原也不是完整病毒。新生宝宝只有DNA阳或能说明问题。

  乙肝抗体有IgM型和IgG之分,在正常条件下胎儿处于无抗原的环境中,在宫内仅有少量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产生,因此脐血IgM值升高(>20mg/dl)提示宫内存在抗原,通常来自于先天性感染。几乎所有的IgG都是通过胎盘从母体处获得的。妊娠22周后,胎盘转运IgG增加,足月婴儿IgG水平相当于或高于母体水平。早产儿出生时其IgG水平随胎龄而相应减低。

  出生后,从胎盘转输来的IgG以半衰期约25天的速度分解,结果到生后2~6月龄时出现“生理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这种情况在6个月后随着婴儿IgG合成率逐渐超过来自母体抗体的分解率而缓解。但早产儿在生后6个月,可能有较明显的低免疫球蛋白血症。1岁时IgG水平达到成人平均水平的70%左右。IgA、IgM、IgD和IgE分子量大,都不能通过胎盘。至1岁时,其水平缓慢地从最低值上升到成人的30%。达到成人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年龄大约是:IgM为1岁、IgG为8岁、IgA为11岁。

  足月新生儿通过被动获得的母体的抗体抵御大多数的病原微生物而获得保护。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婴儿由于母体抗体少,并在2~4月龄时消失,没有获得这种保护作用。

  母体免疫的被动转移,如经胎盘转输的IgG抗体和母乳中的免疫因子有助于补偿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不成熟,并使新生儿获得对许多严重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免疫力。

  所以宝宝6个月以内的血中,有四、 五阳的都不应该看作宫内感染。其实有些医生也并不了解,把6个月内的四、五阳当作被感染,还“治”得颇有成就感,其实要想宝宝健康,第二阳是必须的,第二阳从哪里来,主要是靠出生后打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产生,靠妈妈孕期打的免疫球蛋白获得的可能性较少,一般见于小三妈妈。宝宝出生时有五阳、四五阳和二四五阳的很多见,在6个月以内有二、五阳或二、四、五阳抗体的也很多见,6个月以后这些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贻尽了,而乙肝疫苗三针已经注射完毕,小宝宝自己的抗体已经产成,这时的检验结果才比较准确。

  如果宝宝出生时已有第二项阳,可能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而其他的抗体都不能抵抗乙肝病毒。这些抗体都不是宝宝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的,一般在6个月以内会消失的,有的宝宝消失的更快。因此,要想宝宝有抗体抵抗乙肝病毒,要靠乙肝疫苗才行。

(责任编辑:张炯光)

2008-07-16 09:36:00浏览2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毛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不上孩子可以吃中药调理吗
怀不上孩子是可以通过吃中药进行调理的。中药调理不仅能从生殖系统的具体问题入手,还能对人体整体状态进行调整,改善身体内环境,从而提高受孕几率。中药可针对多种导致不孕的生殖系统问题发挥作用。例如,菟丝子、枸杞子等中药材,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激素分泌,改善卵巢功能,帮助恢复正常排卵。对于输卵管堵塞,一些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桃仁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软化粘连组织,一定程度上改善输卵管的通畅性,为精卵结合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中药还能调节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容受性,使其更适宜受精卵着床。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怀孕不仅与生殖系统直接相关,还受到身体整体状态的影响。若女性因长期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气血不足,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月经不调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受孕。而中药中的八珍汤等方剂,能补气养血,改善身体虚弱状态,为受孕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此外,对于一些因宫寒导致的不孕,中药可通过温补肾阳,驱散子宫内的寒气,改善子宫内环境。例如艾叶、肉桂等药材,可暖宫散寒,调节子宫的生理功能,提高受孕可能性。同时,中药还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免疫因素对受孕的干扰。怀不上孩子想通过中药调理的女性,首先要前往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中医妇科就诊。切勿自行买药调理,以免药不对症。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一般中药调理周期较长,要有耐心坚持。
赖毛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腺肌病可以用中药调理好吗
腺肌病通常无法完全治愈。腺肌病发病机制复杂,会对子宫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中药调理在改善腺肌病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但由于疾病本身的病理特性,难以实现彻底根治,患者需要理性看待中药治疗效果。腺肌病的病理表现为子宫肌层内出现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这些异位组织会随着女性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子宫肌层增厚、子宫增大,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不孕等。由于异位的内膜腺体和间质已经深入子宫肌层,且与周围正常的子宫肌组织紧密交织,难以完全清除。目前无论是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难以将这些异位组织彻底从子宫肌层中剥离或消除,这也是腺肌病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中药在腺肌病的治疗中,主要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温经止痛等功效来缓解症状。然而,中药调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这些异位组织仍然存在于子宫肌层内,持续受到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导致病情容易反复。而且,中药治疗起效相对较慢,对于病情严重、子宫明显增大或症状剧烈的患者,单纯依靠中药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确诊腺肌病后,患者应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若症状较轻、有生育需求,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如使用孕三烯酮等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症状。对于病情严重、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等。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药调理梅尼埃病能不能好
梅尼埃病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使用中药调理可能有较好效果,但对于病情严重、发作频繁且存在内耳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单纯中药调理可能难以达到理想治愈效果。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中药调理梅尼埃病多从辨证论治角度出发,若患者症状表现为痰湿中阻型,出现眩晕、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平肝熄风,白术健脾燥湿,可有效缓解症状。对于肝阳上亢型患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等,可以遵医嘱使用天麻钩藤饮,能平肝潜阳,减轻患者不适。当患者处于病情缓解期,中药可通过调理身体整体机能,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膜迷路积水情况,对减少疾病发作频率、缓解发作时症状有一定帮助。然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梅尼埃病患者,单纯依靠中药调理很难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当患者发作极为频繁,听力严重下降甚至接近失聪,内耳病变已造成不可逆损伤时,中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时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采取手术治疗,如内淋巴囊减压术,通过手术改善内耳循环,减轻内淋巴积水;又如后半规管堵塞术,通过破坏内耳半规管,减少异常前庭刺激,缓解眩晕症状。这些手术在改善严重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采用中药调理梅尼埃病,需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减少病情发作诱因。保持低盐饮食,减少水钠潴留对内耳的影响。若病情严重或中药调理效果不佳,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考虑其他治疗手段,以免延误病情。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脑萎缩用什么中药调理
脑萎缩在中医理论中与髓海不足、气血亏虚等有关,常使用具有补肾填精、益气养血、化痰开窍等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建议患者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药物发挥药效。1、补肾填精:熟地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能滋养肾阴,补充脑髓,有助于改善因肾精不足导致的脑萎缩相关症状。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可固精缩尿、补益肝肾之阴,为补肾填精的常用药,对脑萎缩引起的记忆力减退、头晕耳鸣等有一定改善作用。2、益气养血: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能通过补气以推动血液运行,滋养脑窍,改善脑萎缩患者气血不足的状况。当归养血活血,可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能为脑部提供充足的血液濡养,缓解因气血亏虚导致的脑萎缩症状。3、化痰开窍:石菖蒲可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对于脑萎缩患者因痰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不清、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远志能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消散痈肿,有助于改善脑部神明失用的情况,减轻脑萎缩引起的认知障碍等问题。使用中药调理脑萎缩时,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此外,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用中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