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杜绝乙肝“代代传”!

  每一位女性都渴望做母亲,“乙肝女性”也不例外,那么具体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乙肝对宝宝的危害呢?

  妊娠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除了外表笨拙的体形,还隐藏着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变化。妊娠使一个原本只需承担一个人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挑起重任,开始超负荷工作,承担两个人吃 喝拉撒。工作量增加无疑让更容易感到疲劳,需要更多的休息,更多的营养消耗。所以一个女性,如果体内的肝脏在怀孕前就处于亚健康或生病状态,自然就无法承担妊娠后更多的负荷。肝脏在人体内主要负责体内代谢,解除毒素,分泌激素等功能,它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功力大减,让患者在怀孕后苦不堪言,容易发生意外。因而肝病女性,就自身考虑,很难承担妊娠重担。

  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会对宝宝造成威胁。母婴传播是一种介于妈妈和宝宝之间,妊娠和哺乳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传播方式。如果母亲体内存在乙肝病毒,可以在怀孕的任何时间通过以下方式来传给宝宝。

  怀孕时期 胎盘

  分娩时 血液、皮肤、粘膜口腔

  分娩后 唾液或母乳

  一个乙肝孕妇,如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则其宝宝在生后2年内感染上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为60%。其中“澳抗”阳性母亲,宝宝6个月时HBsAg阳性率约40%左右;而HBsAg及乙肝e抗原(HBeAg)双阳性的母亲,宝宝被感染的危险更大,通常宝宝6个月时HBsAg阳性率就高达90%-100%。而这些结果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不愿看到的。

  关心下一代,从孕前开始

  首要要否定的是,并非所有乙肝女性都不能怀孕,她们也不愿成为真正的“绝代”佳人。由于乙肝患者在不同时期,病毒的繁殖或活性有所不同,因而处理办法不尽相同。作为一个渴望做妈妈的女性,你可以在妊娠前咨询医生,了解目前身体状况,根据自己乙肝的类型,时期作出明智的选择;

  单纯“澳抗”阳性 可以怀孕,但同时从孕期7个月起(24周),每月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临产前至少要注射3次,这样降低母血中乙肝病毒的浓度,也可以减少胎儿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

  大三阳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半年或一年,而后停半年,检查合格后再考虑怀孕,停药期间选择用具避孕。同样,从孕期7个月起(24周),也需要每月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至少3次,可减少传染率10%。

  小三阳 也应从孕期7个月起(24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中、晚期还要防止妊高症的发生,如发生妊高症状虽经治疗,病情仍继续加重者,则必须考虑终止妊娠。

  宝宝的保护神——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已经把乙肝疫苗接种放在儿童预防接种范围内,从今年起实行免费接种。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医生对宝宝进行第一次乙肝疫苗接种,满月后再接种第二针,6个月时接种第三针。每次疫苗剂量均为30微克。宝宝注射疫苗后,通常需要3个月,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注射3年以后,每年定期复检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水平,如果发现已降至10国际单位/升以下时,就应及时予以再次接种。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500名婴儿成为乙肝病毒部分携带者,致使婴儿在出生后出现各种临床或亚临床征象,其中25%的婴儿到成年时死于肝硬变和肝癌。而我国有1.3亿人携带慢性乙肝病毒,约半数感染过或正在只有感染乙肝病毒。

  新妈咪的产后指导手册

  乙肝疫苗并不是永久的钢铁战士,打乙肝疫苗也不能消除可能存在的所有问题,和妊娠前一样,你仍需要酌情处理你和宝宝之间的问题:

  不容怀疑,首先你和所有正常产妇一样,需要营养和休息,这两点不论对于肝炎恢复还是哺乳,产后身体恢复都是必不可少。

  如果妈咪体内只有乙肝表面抗原,没有抗体,宝宝出生后,应先打一针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同时打一针疫苗。高价免疫球蛋白进入体内后,会立即发挥保护作用,使宝宝免于感染。高价免疫球蛋白半衰期为23天,一般6个月左右保护作用消失。此时妈咪可以给部分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如果妈咪的体内存在乙肝病毒的抗体,抗体通过胎盘,可以发挥保护宝宝的作用,此类妈咪也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宝宝也不必打高价免疫球蛋白,但乙肝疫苗不可少。

  对于急性肝炎、“大三阳”的妈咪,由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有很强的传染性,因而不能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至于“小三阳”的妈咪,以前认为“小三阳”代表肝炎病情好转,乙肝病毒复制停止,没有传染性。但最新研究表明慢性乙肝肝炎病人出现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完全停止,大多数只代表乙肝病毒复制减少。另外,少数“小三阳”病人存在乙肝病毒变异,其复制活跃,仍有传染性。因此,“小三阳”的妈妈最好也不要给妈妈进行母乳喂养。

  关于宝宝的护理方面,乙肝新妈咪要注意个人卫生,喂奶前要洗手并清洁乳头,另外不要用嘴舔吸奶来尝温度,更不要口对口地宝宝喂食。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7-09 07:18:00浏览1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高血糖孕妇吃什么可以降低血糖
高血糖孕妇可通过合理饮食与适当药物来控制血糖,食物常见有蔬菜类、全谷物类、豆类及其制品等,但是食物通常只能起到稳定血糖稳定的作用,如血糖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遵医嘱用胰岛素来治疗。1、蔬菜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升糖指数低。如菠菜,富含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可辅助延缓血糖上升速度。西兰花含有丰富的萝卜硫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调节糖代谢。此外,芹菜、苦瓜等蔬菜也具有类似功效,可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摄入,利于血糖控制。2、全谷物类:全谷物保留了完整的谷粒结构,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像燕麦,其含有的β - 葡聚糖能形成黏性物质,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使血糖上升平稳。糙米相较于精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可避免血糖快速波动。还有全麦面包,也是高血糖孕妇的理想选择,能提供持久的能量,且不易引起血糖大幅上升。3、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黑豆,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能增加饱腹感。豆腐等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其热量低,富含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对血糖控制有一定帮助。4、胰岛素:胰岛素是控制高血糖孕妇血糖的常用药物。对于饮食和运动管理后血糖仍不达标的孕妇,胰岛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孕妇的血糖水平,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如使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胰岛素能模拟人体自身胰岛素的作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且不通过胎盘,对胎儿相对安全。高血糖孕妇在饮食上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如巧克力、薯片、腌鱼等。同时,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糖,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遵医嘱进行治疗和产检,以确保母婴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