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药伤肝“黑名单”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老百姓总感觉中草药安全可靠,使用起来无所顾忌。实际上历代本草、医书对中草药的毒副反应均有明确的论述,现代研究更是对一些中草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伤肝中草药“黑名单”

  临床上常见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中药种类有:

  1.致一般性肝损害,如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

  2.致中毒性肝损害,如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

  3.致肝病性黄疸,如长期服用大黄或静脉滴注四季青注射液,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

  4.诱发肝脏肿瘤,如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均可诱发肝癌。

  具体来说,可引起肝损害的中成药包括:壮骨关节丸、疳积散、克银丸、消银片(丸)、增生平、润肤丸、昆明山海棠、银屑散、六神丸、疏风定痛丸、湿毒清、消癣宁、防风通圣丸、血毒丸、除湿丸、龙蛇追风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养血伸筋胶囊、九分散、追风透骨丸、骨仙片、甲亢宁胶囊、妇康片、化瘀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片、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复方甘露饮、牛黄解毒片、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

  如何避免中草药伤肝?

  上述药物很多都属于生活中的常用药,普通人由于肝功能正常,常规剂量下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您是肝病患者,这些药物最好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达到治疗目的后,应及时停药。

  如果在服用了上述药物几天或一周后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尿黄、眼黄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化验检查肝功能。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应该补充足够的热量、水分和维生素,或酌情应用甘草酸制剂、还原性谷胱甘肽、水飞蓟素等保肝药物。

(实习编辑:李杏)

63
2008-07-07 08:37:00浏览7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