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药 单枪匹马抗乙肝!

  乙肝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积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乙肝病毒携带者 1亿多人,由于乙肝还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抓紧对乙肝的预防与治疗,极为重要。笔者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对乙肝有防治作用的单味中药,有的可降低转氨酶,有的可抗病毒,有的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有的可防止肝纤维化,同时,病人应用起来也十分简单易行,配合治疗很有裨益。

  慢性轻度乙肝:五味子2-6克代茶饮,对轻度转氨酶升高患者有一定降酶作用。《中药学》称五味子性酸温,归肺、肾、心经,有敛肺滋阴、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对阴虚的患者效佳。用木瓜6-12克代茶饮,此药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病毒,对食少、纳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效果最好。《中药学》称其性酸温,归肝脾,有舒筋活络、化湿和胃的作用。如果既有转氨酶升高,又有食欲不振者,可用两种药配伍代茶饮。

  慢性乙肝:用蚤休5克代茶饮或煎服,其性苦寒,归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对肝炎和肝热的病人有益。虎杖:10-30 克代茶饮,其性苦寒,归胆肺,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化痰止咳,对慢性乙肝、胆囊炎、胆石症均有一定效果。山豆根6-10克,半枝莲10-15克代茶饮,可抗病毒。

  慢性活动性乙肝:用青叶胆15-30克代茶饮,其性苦寒,具有清肝胆湿热的作用,可降低转氨酶,保护肝脏。用鸡骨草10-15克代茶饮,其性甘淡凉,可清热利湿,舒肝活血止痛,对血清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有一定疗效,可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用垂盆草10-30克代茶饮,其性甘淡,微酸凉,归肝胆小肠经,可清热解毒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之证,对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升高的患者有良好效果,并可使口苦、胃纳不佳、小便黄赤等湿热之证缓解和消除。用赤芍10-15 克,可降低血清胆红素;用葛根10-20克,也有同效。

  慢性乙肝合并早期肝硬化:除服抗肝纤维化药物外,如肝功能处于代偿期,可配合使用上述抗病毒中药;如处于失代偿期,除必要的治疗外,还应提高蛋白以治疗肝硬化腹水。另外,还可用中药阿胶冲服或煎服,每次5-10克;龟板胶冲服或煎服,每次10-30克。但这两种药多服有碍消化。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因此,乙肝患者除坚持治疗以外,还必须在增强机体免疫力上下功夫。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适当增强营养,戒烟忌酒,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

(实习编辑:李杏)

63
2008-07-04 08:53:00浏览4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会导致头晕吗
乙肝通常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会造成头晕症状,但也不排除是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疾病造成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方法改善。 1、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是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人群性行为、孕妇自身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健康人群皮肤破损位置接触慢性乙型感染人群血液等因素影响,对肝脏细胞产生刺激,出现肝细胞受损引发的肝脏病变,造成四肢发软无力、精神状态较差、腹部发胀、食欲大幅度缺乏、表层皮肤组织粗糙、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肝性脑病并发症,表现为头晕、计算力及定向力欠佳等症状。 2、脑供血不足 若长期处于熬夜、暴饮暴食、情绪暴躁易怒、颈椎骨骼病变等状态,影响脑内血液流动,出现脑部血液流量下降,诱发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说话有气无力、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若出现血小板聚集,患者可以按医嘱使用华法林钠片、替格瑞洛片等药物改善。 3、高血压 可能是受高盐食物、肾脏病变、颅脑疾病等因素影响,对自身血液流动速度产生刺激,加重血管上皮黏膜组织细胞受到的影响,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出现头部有眩晕感、面色苍白、眼前发黑等症状。出现血压水平偏高后,患者可以按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缓释片等药物改善。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方法改善。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