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正确看透“转氨酶”?

  严格地说,“转氨酶”水平的高低几乎不能反应肝脏的功能,转氨酶不过是肝细胞里面的一种成分而已,相比较而言这种成分在肝细胞中的含量比较高,肝细胞一旦遭到打击和破坏,转氨酶就被释放到了血液。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损害的肝脏细胞不多,肝脏完全能够正常工作。我们又可以再次用“加工厂”来说明这个问题,要维持正常人的生存,或正常的生命活动,大约只要有1/3的肝脏“开工”即可,就象有些工厂,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部分工人或部分机器停工不会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但是,如何正确认识转氨酶的确是有点学问的。我们说转氨酶水平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肝功能的好坏,更确切地说转氨酶水平与肝功能状态不成平行关系。概要地有这么几种情况:①转氨酶水平正常,肝脏损害持续存在。见于某些肝炎病人,比如所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些人乙型肝炎病毒指标一直阳性,但转氨酶从来没有升高过,可是如果对这样的病人做肝脏活组织检查却能发现肝脏的炎症反应很严重,有的已经发生了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还有不少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也有类似情况。②转氨酶水平很高,但不过是一时性的肝损害,不会给肝功能造成很大影响,后果也不很严重,比如服用某种对肝脏毒性较强的药物。我们医院就曾经有位老教授,生病住院期间,就因为吃了一粒药物,转氨酶升高到2 000多单位,停药后两天就恢复到正常;另外,大多数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在发病期转氨酶水平很高,经过短期休息和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一次性大量喝酒也会有类似现象。③黄疸很深,转氨酶不高,甚至正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胆道阻塞,胆汁排泄不畅,做肝功能试验检查时发现血液胆红素很高,而转氨酶不高或轻度升高,可见于胆管结石、胆道和胰头周围的肿瘤患者;二是重型肝炎。这是一种很严重的肝病,病死率很高。患病的早期,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胆红素在较高的水平上,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胆红素越来越高,转氨酶反而下降,及至正常,医学上称之为“胆酶分离”,这是病情严重的信号,靠药物治疗恐已无济于事,条件允许时最好及时做肝移植手术。我们医院在这两年里就处理过十几例这样的病人,其中有一家三兄弟均为严重肝病,经过肝移植后恢复得很好。三是淤胆型肝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肝内小胆管损害为主,导致胆汁分泌异常,比如各种少数急性黄疸型肝炎、药物性肝炎、妊娠等。④某些肝硬化和肝癌病人,尽管得了晚期肝病,肝功能很糟糕,但转氨酶却是正常的。不少人因为有了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者体检时发现其他异常才得知原发疾病。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所谓“少数”病人在我们医生的病例记载里却不算少,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每年1~2次健康体检是不可缺少的,能发现不少发病很隐匿、进展很缓慢的疾病,隐源性肝硬化是其中一种。⑤转氨酶长期异常,但水平不高。这多见于慢性肝炎病人,包括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后的酒精性肝炎等。像这种转氨酶水平不是很高,大多在100~200单位之间,或者小于100单位的慢性肝炎病人最需要重视,因为这类病人的人数最众,病情持续发展,预后也最差,最终要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宜及早采取恰当的治疗,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抗病毒治疗。⑥最后还有一类现代文明病,即脂肪肝,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100单位,这种人一般体重超标,或严重超标。近几年来在我们国家“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饮食结构不当、饮食过量、嗜酒无度、缺乏运动等有关,是典型的“富贵病”。过去人们称结核病为“富贵病”,意思是说只有富贵人才生得起的病,实在是一种讽刺。现代人中发病率不断攀升的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才是真正的富贵病,该引起我们警惕了!

  关于“转氨酶”还有一个称谓的问题值得一提。在大众口头上,“转氨酶、GPT、PT、大PT、小PT”用得比较混乱。医学上被简称为转氨酶的有两种,分别是“丙氨酰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过去分别用英文字母GPT、GOT来简称,现在称ALT和 AST,各家医院的肝功能化验单上都注明了这两种转氨酶,他们都是肝细胞内的酶,如果两种都比较高,而且AST水平超过ALT,一般说明肝细胞损害比较严重,而且特别多见于酒精性肝炎。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6-12 08:08:00浏览19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孩子咳嗽呈犬吠声如何治疗
孩子咳嗽呈犬吠声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1.抗生素药物 首先,孩子出现犬吠样咳嗽,可能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等原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药物抗感染。阿莫西林可通过破坏细菌外壳来杀菌消炎,但肾功能不全的患儿不推荐使用该药。头孢克肟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起到杀菌的作用,但新生儿及早产儿需要慎用该药。 2.抗组胺药物 其次,孩子的犬吠样咳嗽,还可能与过敏引起的喉部水肿或炎症有关。此时,建议患儿远离已知的致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物抗敏。但要注意的是,儿童用药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且西替利嗪不推荐给1岁及以下儿童使用。 3.糖皮质激素 最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敏的作用,可通过减轻气道水肿、促进炎症消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有布地奈德、地塞米松等。需要注意的是,布地奈德气雾剂通常不适用于2岁以下儿童,且应避免使用长效地塞米松。 此外,家长还应给患儿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加重原有症状。同时,建议家长尽快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完善过敏原检查、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