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乙肝 多发挥中医药优势

  研究发现,80%-90%的肝癌患者多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过程。我国是慢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约有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慢性肝炎患者大约有3000万。如何防止肝炎患者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这是肝病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期“专家坐诊”特别邀请武汉市中医院肝胆病专科郑翔主任医师,给大家介绍中医在阻断肝炎发展成肝癌中采取的一些办法。

  最近,某单位组织体检,40岁的文先生被发现中度肝硬化,他觉得很疑惑:以前只是肝炎,怎么突然就肝硬化了呢?一点感觉都没有啊?

  郑主任介绍,在很多情况下,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恶化是由于患者的麻痹大意而耽误了治疗时机。一般来说,肝炎的预后大多是良好的,不会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但研究发现,80%-90%的肝癌患者多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过程。

  肝炎病毒入侵到肝脏细胞中,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肝细胞坏死后,组织进行不断修复,修复的过程就是肝脏纤维化的过程,好像一个伤口,创伤愈合后形成疤痕,而这个疤痕已经成为纤维组织。正常的肝脏触摸上去就像嘴唇那么柔软,而肝细胞经过多次的损伤-坏死-修复,渐渐形成肝硬化,柔软的肝脏被纤维组织隔离成一个个“小岛”,最后癌变,彻底摧毁一个正常的肝脏。

  郑主任说,上述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数据显示,从感染乙肝病毒到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再到转化成肝硬化需10-20年时间,而感染丙肝病毒转成肝硬化的时间一般相对较短,需要8-9年时间。专家认为,这期间注意生活调理,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根据个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切忌过度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进程的。目前有效地抑制或清除肝炎病毒复制,对消除肝脏炎性病变,预防肝硬化,阻止肝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肝炎发展中医有三招

  (一)分型辨证施方药

  根据中医理论,肝炎属于“黄疸”、“胁痛”的范畴。黄疸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胁痛则以一侧或两侧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医将肝炎分为七大类型,包括湿热蕴蒸型、脾虚湿阻型、肝脾不和型、肝肾阴亏型、气血瘀滞型、疫毒炽盛型、肝胆郁热型等,然后施以不同方药。比如,慢性迁延性或活动性肝炎属于肝郁脾虚湿阻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肢体困倦,肋下隐痛,饮食减少,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腻,脉缓软。治疗以益气健脾,理气祛湿的方药为主,如:逍遥散、茵陈术附汤、参苓白术散等方药,进行辨证施治均有良好效果。

  (二)中成药便方协同治疗

  郑主任说,还有一些中成药、简便方等,在临床治疗上也有不错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中成药有:

  1.垂盆草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2.茵栀黄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3.云芝肝泰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4.保肝复功丸每次6克,每日3次。

  5.益肝养阴丸每次6克,每日3次。

  简便方有:

  1.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垂盆草15克,日服1剂,连服15剂。适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

  2.鸡骨草10克、田基黄15克、丹参10克、白芍12克、郁金10克、滑石20克,日服1剂,连服15剂。适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

  以上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治疗。

  (三)食物辅助治疗

  1.生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加水适量,共煮至酥不加糖、吃豆喝汤,每日1次。适用于各类肝炎以湿阻为主者。

  2.水发香菇50克(切丝)、粳米100克,共煮至稠,食粥,每日1次。

  3.活泥鳅100克,加水适量,先炖泥鳅至七成熟,入豆腐适量、生山楂9克、金针菜30克、生姜末、盐少许,煮熟。分顿食。

  4.苦瓜200克、猪肝200克,加少许酱油、盐,腌15分钟,冷开水淋冲后,加水适量,入笼蒸熟,适量食用。

  5.甲鱼1只、灵芝12克,加盐、调味少许,隔水炖至酥,适量食用。

  生活调理养肝护肝

  郑主任认为,肝炎患者“三分治七分养”,除了药物治疗外,精神状态、生活起居、休息营养等等,对肝炎病人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意义。

  1.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就地隔离治疗并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以利康复。慢性肝炎活动期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后应注意动静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宜过劳。

  2.肝炎患者宜补充热量、适量蛋白质、低脂肪、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新鲜水果等食物。也要避免营养过剩而导致脂肪肝发生。绝对禁酒,不饮含有酒精、防腐剂的饮料、

  3.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顾虑,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过度兴奋、愤怒都会直接间接地伤害肝脏,特别要防止发怒。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有利于肝病的康复。

  专家简介

  郑翔武:汉市中医院肝胆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1年。对肝胆病、胃肠病及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从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病及糖尿病的中医药治。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5-16 08:49:00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导致男人性功能障碍的原因
导致性功能障碍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非疾病因素如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炎等。一、非疾病因素:过度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影响勃起功能;酗酒则可能损害肝脏、神经等多个系统,干扰性激素代谢,导致性欲减退。另外,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影响内分泌,也不利于性功能的正常维持。二、疾病因素:1、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神经和血管。一方面,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阴茎感觉减退,影响性刺激的传导;另一方面,血管病变使阴茎海绵体供血不足,引发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同时可配合使用改善阴茎血液循环的药物,如枸橼酸西地那非。2、高血压:血压升高时,外周血管压力增大,阴茎海绵体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减少供血。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可与医生沟通调整降压药方案,如改用对性功能影响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3、前列腺炎:前列腺发生炎症时,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刺激盆底神经,产生射精疼痛、早泄等症状,还可能影响前列腺分泌功能,干扰精液质量,进一步影响性功能。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消除炎症,缓解性功能障碍。对于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建议及时就医,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夫妻间保持良好沟通,伴侣给予理解与支持也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对性功能的恢复和维持大有裨益。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男人性功能障碍吃什么药
男人性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帕罗西汀、氯米芬等药物治疗。该疾病包括男性在性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性欲减退等,病因涉及心理、生理、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阴茎海绵体血管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认诊治方案。1、西地那非:适用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该药物通过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活性,使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弛,血液流入增加,从而促进勃起,能帮助患者改善勃起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使用时需注意,不可与硝酸酯类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引发严重低血压。2、他达拉非:同样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西地那非相似,可有效改善阴茎勃起硬度和持续时间。与西地那非相比,他达拉非作用时间更长,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患者的性需求。但也需遵循医嘱使用,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严重基础疾病者,用药前需咨询医生。3、帕罗西汀:该药物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延长射精潜伏期,改善早泄症状。不过,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嗜睡等,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4、氯米芬:对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可使用氯米芬治疗,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改善性功能。但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监测性激素及生殖功能指标。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适度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性功能恢复。避免吸烟、酗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性功能的损害。若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要积极控制病情。若性功能障碍问题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男人到什么年龄性功能障碍
男性性功能障碍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40岁以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该现象出现的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增长、慢性疾病、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如果怀疑出现性功能障碍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阴茎海绵体血管超声等检查,进一步确认诊治方案。通常情况下,男性在40岁后身体机能开始衰退,雄激素水平也会逐渐下降。雄激素对维持男性性欲、勃起功能等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平降低会影响性功能。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变差,阴茎海绵体血管的充血功能可能受影响,导致勃起功能障碍。而且,40岁左右的男性可能面临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心理负担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也易引发性功能障碍。除年龄外,其他因素对性功能障碍出现时间有显著影响。糖尿病可引发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舒张功能受损影响勃起,患病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减少阴茎海绵体的血液灌注,进而引起性功能障碍。对于这类因慢性疾病导致的性功能障碍,治疗原发疾病是关键。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稳定血压。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会干扰大脑对性反应的调节,可通过心理治疗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此外,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阴茎血液供应,酗酒会损害肝功能,影响激素代谢,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内分泌。改变这些不良习惯,有助于改善性功能。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若出现性功能障碍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男人面色苍白无血色是什么原因
男人面色苍白无血色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非疾病因素如长期熬夜,以及疾病因素如缺铁性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熬夜会使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生物钟紊乱,影响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出现面色苍白无血色。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一段时间后身体可逐渐恢复。二、疾病因素:1、缺铁性贫血: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需遵医嘱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等。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导致肺部功能受损,气体交换障碍,引起机体缺氧,从而面色苍白。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以缓解症状,同时要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康复训练。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率下降,出现面色苍白、怕冷、乏力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面色苍白无血色的男性,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身体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